别忽视!心脏骤停前身体早有 “预警信号”,3 种护心食材 + 科学方法帮你守住生命防线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 54 万,平均每分钟就有 1 人因心脏疾病离世,且不少是年轻人。很多人觉得心脏骤停突然且毫无征兆,但其实在它来临前,身体会发出 “预警信号”,生活中也有可操作的预防方法。在 “世界心脏日” 来临之际,结合权威专家建议,为大家梳理护心关键知识。

心脏骤停前,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

心脏骤停并非突然发生,而是长期积累与特定触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前兆信号能帮我们提前识别风险:

  • 胸痛:心脏的 “紧急警报” 出现压榨样、憋闷样或紧缩样胸痛,可能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下颌或上腹部,持续几分钟不缓解,这是心肌缺血缺氧的典型表现,可能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前兆,若不及时干预,易诱发心脏骤停。
  • 呼吸困难:心肺功能的 “异常提示” 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急促、费力,甚至喘息、气促,尤其在活动后症状加重,可能是心脏功能受损导致肺淤血引起的。当心脏无法正常泵血,肺部血液回流受阻,就会影响气体交换,出现呼吸困难,这也是心脏骤停的重要预警信号之一。
  • 心慌心悸:心脏节律的 “紊乱信号” 明显感到心跳异常,如心跳过快(超过 100 次 / 分)、过慢(低于 60 次 / 分)或不规则跳动,这多是心律失常的表现。心脏节律紊乱时,泵血功能会受影响,严重时可能直接引发心脏骤停,尤其是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更需警惕。
  • 头晕昏厥:脑部供血的 “危险信号” 突然头晕、眼前发黑,甚至短暂失去意识,这是脑部供血不足的表现。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为脑部提供充足血液,会导致脑部缺氧,若频繁出现,说明心脏功能可能已出现严重问题,需及时检查。
  • 其他 “隐性信号” 还可能出现极度疲劳,即使休息充足仍疲倦乏力;无胃肠道诱因的恶心、呕吐;身体大量出冷汗,尤其是额头、手心、后背等部位;血压显著升高或降低等。这些信号虽不特异,但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 “提示”,不能忽视。

掌握 “四个 W 秘籍”,避开心脏骤停高危因素

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龙德勇主任提出的 “四个 W 秘籍”,能帮我们精准避开心脏骤停的高危地点、时间,识别预警信号并采取护心行动:

1. Where(危险地点):运动场所需警惕,牢记心率 “5678” 口诀

运动场所是心脏骤停高发地,很多猝死发生在剧烈运动中或运动后 1 小时内。运动时并非心率越高越好,超过警戒红线,心脏可能 “罢工”,需通过 “5678” 口诀控制心率:

  • 计算最大心率 普通成年人最大心率(次 / 分)=220 – 年龄(岁),这是绝对不能超过的 “死亡线”。比如 50 岁人群,最大心率 = 220-50=170 次 / 分。
  • 分阶段控制心率 “56” 指热身和放松阶段,心率需保持在最大心率的 50%-60%。以 50 岁人群为例,热身心率 = 170×(50%-60%)=85-102 次 / 分,适合快走、拉伸,让心脏 “慢慢醒”;运动后放松阶段心率也需维持在这个区间,慢走 5-15 分钟,避免心脏突然失压。“78” 指运动阶段,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 70%-80%,50 岁人群即 119-136 次 / 分,适合跑步、打球,此强度能健身又不伤心脏;若想挑战高强度,心率超 80% 后持续时间别超 10 分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更需谨慎。

2. When(危险时间):关注 “变化时刻”,提前做好应对

心脏对 “变化” 敏感,温度、作息、季节变化时,若来不及适应,易诱发心脏骤停,这三个 “危险时刻” 需重点注意:

  • 一天内:凌晨 0-6 点 此时是一天中温度最低时段,血管收缩;同时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使心率、血压升高,双重刺激让心脏负荷骤增。高血压患者凌晨易出现血压晨峰,风险更高。建议凌晨醒来后,先躺 3 分钟再坐起,坐 3 分钟再下床,给心脏适应时间。
  • 一周内:周一早上 周末熬夜、饮食不规律,周一突然早起赶通勤、工作压力骤增,作息和情绪的 “急转弯”,让心脏从放松模式直接切换到高强度模式,易诱发心律失常。可提前 10 分钟出门,避免赶时间产生焦虑,减缓心脏压力。
  • 一年内:春秋换季时 春天从暖到冷、秋天从冷到暖,若温差超 10℃,血管会忽缩忽扩,像被反复拉伸的橡皮筋,易破裂或诱发血栓,老年人对温度更敏感。换季时可穿多层衣服,方便加减,帮助身体适应温度变化。

3. Warning(预警信号):高血压是重要 “危险提示”

高血压会让坏胆固醇更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诱发急性心脏骤停;还会加重心脏负荷,长期可引发心肌缺血和心室颤动,增加猝死风险。高血压患者需牢记 ABCDE 法则:

  • A(Aspirin+ACEI/ARB) 遵医嘱服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服用 ACEI/ARB 类药物(如依那普利、缬沙坦),控血压的同时保护心脏。
  • B(Blood-Pressure+Beta-Blocker) 将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糖尿病患者 130/80mmHg 以下),必要时加用 β 受体阻断剂,减缓心率、减轻心脏负荷。
  • C(Cigarette+Cholesterol) 严格戒烟(吸烟加速血管硬化),控制血脂(LDL-C 普通人群<2.6mmol/L,高危人群<1.8mmol/L)。
  • D(Diabetes+Diet) 控制糖尿病(空腹血糖 4.4-7.0mmol/L),饮食少盐(每天<5 克)、少糖、少油。
  • E(Exercise+Education) 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定期随访,切勿自行停药。

4. What(护心行动):吃对 3 种食材,日常守护心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王勃诗、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桐推荐的 3 种护心食材,可融入日常饮食:

  • 牛至:“天然抗生素” 护心香料 意大利人常吃的牛至,含多酚类和黄酮类成分。多酚类能降胆固醇、甘油三酯,减少血管壁沉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血栓;黄酮类抗氧化能力强,减少血管氧化损伤,且挥发油形式存在的黄酮,香气越浓含量越高。更重要的是,牛至可替代盐调味,减少高盐饮食对血压的影响。推荐喝牛至茶:取新鲜牛至叶洗净揉搓,用沸水冲泡焖 5-10 分钟,加少许蜂蜜(糖尿病患者不加),每天 1 杯,护心又抗菌。
  • 芜菁:血管 “清道夫” 形似萝卜的芜菁,是药食同源的护心菜。高钾低钠(每 100 克含 300 毫克钾),钾能平衡体内钠,帮降血压、消水肿;芜菁多糖可降血糖、血脂,清除血管垃圾,增强免疫力;皂苷 + 黄酮能维持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推荐吃芜菁粥:芜菁去皮切小块,与大米同煮成粥,加少许盐调味,早餐食用,稳血压又护血管。
  • 葫芦巴:降糖降脂 “种子选手” 葫芦巴籽有三大护心功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避免血糖骤升骤降(血糖波动大伤心脏);减少 “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 “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保护血管内皮;含活性成分能放松血管,辅助平稳血压。可将葫芦巴籽烤香磨粉,与十三香混合,炒菜、炖肉时加 2-3 克,替代部分盐,增鲜又护心。

“三调” 方法稳定心脏电信号,降低骤停风险

很多心脏骤停的根源是心脏电信号紊乱,像电路接触不良导致灯泡闪烁,心脏电信号乱了会心律失常甚至停跳。龙德勇主任推荐 “三调” 法,帮稳定心脏电信号:

1. 调息:4-7-8 呼吸法,给心脏 “降温”

紧张、焦虑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电信号易 “乱码”。4-7-8 呼吸法能激活副交感神经,让心脏冷静:坐姿放松,舌尖轻抵上颚;用鼻子缓慢吸气 4 秒,感受腹部鼓起;屏住呼吸 7 秒,让氧气充分循环;用嘴缓慢呼气 8 秒,像吹蜡烛,感受腹部收缩;重复 3-5 组,每天早晚各练 1 次,帮助调节心率,稳定电信号。

2. 调时:建立心脏生物钟,拒绝熬夜干扰

心脏有 “昼夜节律”:白天交感神经主导,心率较快,满足活动需求;晚上副交感神经主导,心率较慢,让心脏休息。熬夜、作息不规律会让两种神经 “相互干扰”,电信号紊乱。建立健康生物钟需三步:固定作息,每天同一时间睡、同一时间起,周末与工作日作息差距不超 1 小时;保证时长,成年人每天 7-9 小时睡眠,65 岁以上老人 7-8 小时;睡前 “戒断”,睡前 1 小时不用手机、电脑(蓝光抑制褪黑素),可听轻音乐、泡脚,帮身体进入休息模式。

3. 调食:补充 3 种电解质,避免心脏 “断电”

电解质是心脏电信号的 “电线”,缺钠、钾、钙、镁等,电信号无法正常传递,甚至 “断电”,运动后心脏骤停可能与电解质失调有关。日常需针对性补充:

  • 补钾:稳血压、防心律失常 钾能平衡体内钠,帮血管放松,维持心肌正常收缩(缺钾会致心率加快、室颤,甚至心脏骤停)。普通人每天需 2000mg,推荐吃香蕉、哈密瓜、柑橘、菠菜、甜菜、南瓜、杏仁、黑豆、燕麦。
  • 补镁:护血管、稳心率 镁能抑制肾上腺素释放,降心率和血压,调节心脏电活动(缺镁会致心动过速、早搏,增加猝死风险)。成年人每天 330mg,65 岁以上老人 320mg,推荐吃菠菜、羽衣甘蓝、杏仁、腰果、黑豆、三文鱼、全麦面包。
  • 补钙:强心肌、防传导阻滞 钙不仅壮骨,还能维持心肌收缩(低钙致心肌收缩无力,高钙致心肌过度兴奋,均可能引发电信号紊乱)。成年人每天 800-1000mg,推荐吃豆腐、豆浆、三文鱼、虾皮、海带、鸡蛋、榛子。运动、大量出汗后,更要及时补充这些含电解质的食物,避免心脏 “断电”。

心脏健康关乎生命安全,身体发出的 “预警信号” 不能忽视,掌握 “四个 W 秘籍” 和 “三调” 方法,把 3 种护心食材融入日常饮食,才能为心脏筑起坚固防线,远离心脏骤停风险。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