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对食物防大病” 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将目光投向我们的餐桌,致力于从最平凡的饮食中,发现那些能够对抗癌症的强大 “帮手”。

玉米黄质能 “激活抗癌细胞”
近日,《细胞报告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常见的营养素玉米黄质,不仅是保护眼睛的 “老朋友”,还能像 “免疫激活剂” 一样,让体内的抗癌主力 CD8+T 细胞 “战力” 大幅提升,甚至能让免疫疗法效果更显著,为 “饮食辅助抗癌” 提供了硬核科学依据。
玉米黄质是一种类胡萝卜素,最初在 1929 年由瑞士生物化学家从玉米中分离出来。既往的研究发现,玉米黄质能够带来诸多健康益处:
- 保护视网膜:玉米黄质与叶黄素存在于人视网膜和晶状体中的类胡萝卜素,也是黄斑区中黄斑色素的组成部分。堪称保护视网膜的 “卫士”。
- 抗氧化作用:玉米黄质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具有抑制作用。食物中这类类胡萝卜素有助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 降慢病风险:在饮食中增加玉米黄质和叶黄素的摄入后,眼部黄斑色素增加,浓度上升,能够降低患慢性疾病(包括白内障、癌症和心脏病等)的风险。
然而,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玉米黄质,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玉米黄质存在于玉米、菠菜、枸杞、鸡蛋、鱼类、藻类(螺旋藻和小球藻)等各种植物和动物中。玉米黄质的摄入没有权威推荐量,安全性高。但需要注意,玉米黄质是脂溶性营养素,和少量油脂一起吃吸收更好,比如菠菜炒鸡蛋。
防癌强免疫的 7 大核心营养素
长期以来,营养与癌症之间的关联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翁一鸣在个人公号刊文介绍,很多癌症患者因营养不良加速病情恶化。营养素就像是免疫系统的 “弹药”—— 修复细胞损伤、激活免疫细胞、甚至干扰癌细胞代谢。
可见,营养素在防癌和抗癌过程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 对普通人来说,合理的营养能够维持身体健康、增强免疫系统、减少致癌风险;
- 对癌症患者来说,营养素是支持治疗、减轻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康复的关键辅助手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揭开 7 大关键营养素的神秘面纱,看看它们如何为身体筑起防癌抗病的健康防线。
- 优质蛋白:免疫细胞的 “建筑材料”:免疫球蛋白(抗体)、T 细胞、B 细胞的合成均依赖蛋白质,缺蛋白会导致免疫军队 “兵力不足”。食物来源:三文鱼、鸡蛋、豆制品、肉类等。
- ω-3 脂肪酸:切断癌细胞 “粮草供应”:通过抑制促炎因子(如 IL-6),减少癌细胞的营养获取渠道,同时诱导乳腺癌、结直肠癌细胞凋亡。食物来源:秋刀鱼、三文鱼、亚麻籽等。
- 膳食纤维:肠道抗癌 “清道夫”:膳食纤维在肠道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丁酸),能抑制大肠癌细胞生长,同时吸附肠道毒素,减少致癌物停留时间。食物来源: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等。
- 维生素 C:免疫细胞 “能量电池”:高浓度维生素 C 可增强 NK 细胞活性,直接杀伤癌细胞,同时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食物来源:猕猴桃(2 个 / 天)、沙棘、西兰花(焯水后凉拌)等。
- 维生素 D:免疫平衡 “指挥官”:维生素 D 能调节免疫细胞(T 细胞、NK 细胞)的活性,让它们精准识别并攻击癌细胞,同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食物来源:深海鱼(三文鱼 / 沙丁鱼)、蛋黄、晒太阳(每天 15 分钟)。
- 叶酸:修复 DNA 的 “分子胶水”:叶酸(也就是维生素 B9)参与 DNA 的合成与修复,缺叶酸会导致细胞 DNA 突变概率增加,补够量能减少癌细胞畸变风险。食物来源:绿叶蔬菜、豆制品、动物肝脏、瘦肉、蛋类等。
- 硒元素:癌细胞的 “自杀开关”:硒是抗氧化酶(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核心成分,能清除癌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同时激活 P53 抑癌基因,让癌细胞主动 “自杀”。食物来源:魔芋粉、鱼虾贝类、动物肝肾(每月 2 次)。
请记住:你吃进去的每一份营养,都在帮你远离疾患、对抗病魔。“癌症克星” 就在大家的餐桌上。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