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饭热炒的狂欢:库克 4 年前言论何以撬动千亿加密市场?

当比特币时隔三日便从 10.8 万美元低谷反弹至 11.2 万美元,以太坊重新站稳 4100 美元关口,BNB 强势突破 1000 美元时,整个加密市场都在追问:这场突如其来的复苏究竟源于何处?答案指向一则令人意外的 “旧闻”—— 苹果 CEO 库克四年前的一段采访被重新翻炒,竟在 2025 年 9 月的资本市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场看似荒诞的市场反应,实则折射出当前加密市场在迷茫中的脆弱与投机性本质。

一则旧闻引发的市场狂欢

2025 年 9 月 29 日中午,社交平台突然被一段库克的采访视频刷屏。面对 “是否持有加密货币” 的提问,库克表示 “个人将加密货币作为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是合理的,我对加密感兴趣有一阵子了,一直在做研究”。这番言论瞬间被市场解读为苹果对加密货币的明确背书,更有激进解读认为,苹果可能很快接受加密货币支付产品,甚至将 2000 亿美元现金储备投入比特币。

这种解读迅速转化为市场买盘。9 月 30 日开盘后,加密货币集体飙升:比特币收复 11 万关口,日内涨幅超 3%;以太坊脱离 3800 美元的警戒区间,最高触及 4150 美元;加密货币总市值单日回升逾千亿美元,达到 3.85 万亿美元,恐慌指数也从 28 攀升至 39,市场情绪明显回暖。社交媒体上,”苹果入局加密” 的话题迅速发酵,不少投资者将其视为市场转向的信号。

但真相很快浮出水面:这段被热传的采访并非新作,而是 2021 年库克在纽约时报 DealBook Online Summit 上的发言片段。更关键的是,当年的完整采访中,库克明确否认了公司层面涉足加密资产的可能:”苹果不会将现金投入比特币,也不会接受加密货币支付”。至于个人投资,他从未透露具体持仓,所谓 “持有比特币” 仅是市场臆测。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近年的动作确实曾给加密社区留下想象空间。2025 年 5 月,苹果更新美国应用商店指南,允许应用连接外部支付系统,被解读为给 NFT、DeFi 平台打开便利之门,可节省 30% 的平台佣金。6 月又有报道称其正与加密公司洽谈稳定币整合事宜,这些线索都为此次 “旧闻新炒” 提供了发酵土壤。

低迷周期中的市场脆弱性

库克旧言论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本质上是当前加密市场处于特殊低迷周期的必然结果。9 月向来是比特币的 “魔咒月”,自 2010 年诞生以来,比特币在 9 月份的平均跌幅超过 4.5%,是仅有的两个平均回报率为负的月份之一,2025 年的市场同样未能幸免。

美联储降息本应成为市场强心剂,却意外引发了更大震荡。9 月 18 日,美联储时隔一年重启降息,将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4.00%-4.25%,但 “卖消息兑现” 的市场逻辑随即生效。9 月 22 日,加密市场全面跳水,比特币一度下探至 108631 美元,以太坊跌破 4000 美元,单日爆仓金额高达 17 亿美元,创下 2024 年 12 月以来的最大清算纪录。

更让市场迷茫的是政策预期的摇摆不定。美联储 9 月点阵图显示 2025 年还将再降息两次,但仅四天后,美联储官员博斯蒂克就表态 “没有意义继续降息,今年仅可能降息一次”,主席鲍威尔则在讲话中对降息次数避而不谈。这种政策模糊性加剧了市场波动,比特币 ETF 在 5 日内流出 11.43 亿美元,以太坊 ETF 连续 5 日净流出 7.95 亿美元,机构资金的撤离让市场流动性持续萎缩。

经济数据的矛盾更让投资者无所适从。8 月美国失业率升至 4.3%,非农新增就业仅 2.2 万人,历史数据下修导致 2024-2025 年就业岗位减少 91.1 万个,瑞银集团据此将美国衰退概率上调至 93%。但通胀数据仍显顽固,8 月核心 PCE 同比上涨 2.9%,高于 2% 的目标值,这种 “滞胀” 信号让市场对资产定价陷入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放大为市场信号,库克的旧言论恰好填补了信息真空。

比特币与以太坊的分化格局

此次反弹中,加密市场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比特币的抗跌性与以太坊的脆弱性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源于两者基本面的本质不同。

比特币的坚挺得益于长期持有者的坚定信心。数据显示,比特币在交易所的存量已降至 212.6 万枚,创下近两年来的新低,意味着更多持有者选择将资产转入离线钱包长期持有。这种 “囤币” 行为构筑了坚实的价格支撑,使得比特币在此次闪崩中并未跌破 10.5 万美元的关键区间。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的潜在韧性为比特币提供了底层支撑 —— 家庭与企业杠杆率较低、基建投资与 AI 技术创新形成双轮驱动、美联储仍有 400 个基点的降息空间,这些因素都让比特币的避险属性得到强化。

以太坊则面临多重结构性压力。近期加密风投机构 Mechanism Capital 创始人 Andrew Kang 与 ETH 最大财库持有者 Tom Lee 的论战,集中暴露了市场对以太坊的信任危机。Andrew Kang 指出,稳定币链的分流与 RWA 的低流动性削弱了以太坊的收入能力,且尚无大型银行或资管机构将 ETH 纳入资产负债表,所谓 “机构质押” 实为空谈。更严峻的是,SEC 与 Finra 联合开展的财库企业调查,直接打击了以太坊生态的融资信心,当前 ETH 质押退出队列已达 213 万枚,流动性压力持续增大。尽管以太坊仍是机构重仓的第二大加密货币,但其 “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的定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这种分化在市场波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此次闪崩中,以太坊跌幅一度达 5.6%,远超比特币 3.2% 的最大跌幅;反弹阶段,比特币迅速收复失地,以太坊则始终在 4100 美元附近徘徊,显示出资金对其信心的不足。

未来市场的风险与机遇

短暂反弹过后,加密市场仍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短期利空与潜在利好的博弈将决定下一阶段的走势方向。

最值得警惕的是 “峰会必跌” 的历史魔咒。10 月份即将召开的 TOKEN2049 峰会,作为加密行业的重要会议,过往多次成为市场转折点 ——2023 年峰会期间比特币下跌 8%,2024 年更是引发 12% 的回调。当前市场情绪尚未完全修复,若峰会未能释放实质性利好,很可能触发新一轮获利了结。

美联储政策与美国经济数据仍是影响市场的核心变量。CME”美联储观察” 显示,10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高达 89.3%,但若后续非农数据或通胀数据超预期,这一预期可能被推翻。对于高度依赖流动性的加密市场而言,政策预期的逆转将带来剧烈冲击。

潜在利好则集中在监管审批层面。未来几周是山寨币 ETF 的密集审批期,这也是 SEC 设定的最终截止期限。尽管此前 SEC 推迟了莱特币、瑞波币等 ETF 的审批决定,但市场仍预测至少有一类山寨币 ETF 有望通过。参考 2024 年 1 月现货比特币 ETF 获批后引发的牛市行情,若此次山寨币 ETF 落地,可能为市场注入新的流动性。此外,美国《稳定币法案》的实施虽引发监管担忧,但也为稳定币市场提供了合规框架,长期来看可能利好以太坊等公链生态。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加密资产正逐步融入主流金融体系。2025 年以来,加密货币交易所 Bullish 和稳定币发行商 Circle 先后完成上市,Coinbase 也被纳入标普 500 指数,这些进展都表明加密资产的主流认可度在提升。但与此同时,市场操纵、监管套利等问题仍未解决,正如新华社揭露的那样,部分新项目通过人为制造市值波动 “割韭菜”,这类风险始终威胁着普通投资者。

库克的旧言论引发的这场狂欢,终究只是加密市场的一段小插曲。当情绪退潮后,市场终将回归基本面:比特币的避险属性能否持续得到验证,以太坊的生态革新能否突破瓶颈,监管政策能否在创新与风险之间找到平衡,这些才是决定加密市场长期走向的关键。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追逐短期波动的同时,更需警惕 “冷饭热炒” 背后的投机陷阱,毕竟加密资产的价格终究不能脱离价值支撑而单独存在。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