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老将掌舵 LG 生活健康:韩妆巨头的自救与美妆行业的人才战争

2025 年 9 月 29 日,LG 生活健康官网的一则任命公告打破了美妆行业的平静:曾在欧莱雅深耕 14 年的老将李善珠将出任新任首席执行官,10 月 1 日正式走马上任。这一人事变动不仅是韩妆巨头在业绩腰斩压力下的紧急布局,更折射出全球美妆行业 “挖角欧莱雅系” 的人才争夺白热化态势。当拥有近 20 年国际巨头操盘经验的李善珠接过掌舵权,这家老牌企业能否走出营收利润双降的泥潭,成为行业最关注的焦点。

从欧莱雅功臣到 LG 掌舵者:李善珠的履历含金量

在美妆行业,李善珠的名字始终与 “品牌增长推手” 的标签紧密相连。这位梨花女子大学新闻广播学学士的职业起点,正是 2002 年欧莱雅韩国的公关与企业传播岗位,由此开启了她与美妆行业的深度绑定。在欧莱雅的 14 年间,李善珠完成了从传播总监到事业部董事总经理的快速跃升,仅用四年便跻身核心管理层,其操盘能力在圣罗兰、科颜氏等品牌的运营中得到充分验证。

真正让李善珠奠定行业地位的,是她在科颜氏品牌全球化布局中的亮眼表现。在她主导下,韩国市场成为科颜氏全球第二大销售市场,这一成绩直接为她铺就了进军美国市场的阶梯。2013 年升任欧莱雅美国高级副总裁后,她进一步将科颜氏打造成欧莱雅奢侈品领域仅次于兰蔻的第二大品牌,实现全球销售额翻倍的壮举。这种既能深耕本土市场又能驾驭全球业务的能力,正是当前陷入区域发展失衡的 LG 生活健康最急需的特质。

离开欧莱雅后,李善珠在 L&P 和联合利华的任职经历更让其履历增色。在 L&P 期间,她助力旗下核心品牌美迪惠尔成功开拓美国市场,而该品牌正是在韩国面膜市场长期占据销量榜首的头部玩家;执掌联合利华美容与健康韩国业务时,她又为 AHC 品牌的竞争力提升注入关键动力。从国际巨头到本土标杆企业,从奢侈品线到大众美妆品牌,李善珠覆盖全品类、全渠道的运营经验,成为 LG 生活健康董事会眼中的 “最优解”。

临危受命:LG 生活健康的生存困局

LG 生活健康对李善珠的迫切需求,源于企业正面临的十年来最严峻经营危机。2025 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与营业利润同步下滑,其中营业利润暴跌 47.4%,近乎腰斩的业绩表现迫使时任 CEO 李正爱提前退休。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核心增长引擎的美容化妆部门成为重灾区:营收同比下滑 11.5%,营业利润跌幅高达 70%,第二季度甚至陷入亏损境地。

在韩妆阵营的内部竞争中,LG 生活健康的掉队态势尤为明显。同期,爱茉莉太平洋、APR 等竞争对手的营业利润均实现翻倍增长,分别暴涨 149.1% 和 149.4%,形成鲜明反差。这种业绩分化并非偶然,而是反映出 LG 生活健康在市场应对、品牌运营等多个维度的系统性失能。

区域市场的全面失守更凸显了其战略短板。在韩国本土,2025 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 8.5%,失去了 “基本盘” 的支撑;在中国这个关键海外市场,LG 生活健康成为主要韩妆企业中唯一营收下滑的品牌,6% 的跌幅与爱茉莉太平洋 3.75% 的增长、APR 36.6% 的暴涨形成强烈对比;即便是在北美这个新兴增长点,其 4.8% 的增速和 8% 的营收占比,也远不及 APR 236.3% 的同比增幅和超 25% 的营收占比。全球市场的全面疲软,让品牌重组和业务升级成为 LG 生活健康的必然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LG 生活健康的困境并非个例,而是折射出传统韩妆巨头的集体焦虑。2024 年数据显示,韩国化妆品对华出口占比已从 2021 年的超 50% 降至 24.5%,中国大陆成为韩妆主要出口市场中下滑最明显的地区。当雪花秀为破局牵手带货主播、The Whoo 靠 “买一赠多” 维系销量时,LG 生活健康需要的不仅是短期的业绩提振,更是长期的战略重构。

破局密钥:李善珠能带来什么?

LG 生活健康董事会在任命公告中明确表示,选择李善珠是看中其 “多元化品牌营销及商业经验”,期望她能推动 “品牌重组和业务结构升级”。结合其过往履历,这位新 CEO 或将从三个维度为企业注入新动能。

品牌矩阵的优化重构将是首要任务。LG 生活健康旗下拥有 The Whoo 后、苏秘 37° 等多个高端品牌,但长期依赖单一品牌支撑的风险已在财报中显现 ——The Whoo 约占美容化妆部门总营收的 49%,这种 “押宝式” 结构在市场波动中不堪一击。李善珠在欧莱雅期间操盘多品牌协同发展的经验,有望帮助 LG 生活健康梳理品牌定位,形成高端有突破、中端有规模、大众有基础的立体矩阵,改变当前过度依赖高端线的脆弱格局。

全球化布局的再平衡将成为增长关键。李善珠兼具韩国、美国市场的成功运营经历,既熟悉韩妆本土优势,又深谙国际市场规则。针对当前在华市场下滑、北美拓展乏力的现状,她可能会复制当年推动科颜氏全球化的策略:在成熟市场强化品牌差异化认知,在新兴市场精准匹配消费需求。尤其在中国市场,面对国货崛起和消费升级的双重挑战,其在联合利华期间积累的本土化运营经验或将发挥作用,帮助品牌找到契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沟通方式。

数字化转型与渠道革新将是破局的重要抓手。当前美妆消费场景已向线上倾斜,直播电商等新渠道成为增长核心,但 LG 生活健康在渠道适配性上明显滞后。反观竞争对手,爱茉莉太平洋通过雪花秀与头部主播的合作实现销量激增,APR 借助线上渠道拓展实现快速增长。李善珠在推动美迪惠尔、AHC 等品牌渠道拓展中的成功经验,有望加速 LG 生活健康的数字化转型,打通从内容营销到电商转化的全链路。

行业启示:美妆巨头的人才争夺战与转型阵痛

李善珠的跨界任职,是全球美妆行业人才流动加剧的缩影。近年来,”欧莱雅系” 高管已成为行业争抢的香饽饽,从雅诗兰黛到资生堂,从本土国货到新兴美妆品牌,都能看到欧莱雅前员工的身影。这种现象背后,是国际巨头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缺口之间的矛盾。欧莱雅在品牌运营、渠道管理、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系统经验,使其培养的高管具备天然的行业竞争力,而这正是处于转型期的企业最急需的能力。

对于 LG 生活健康而言,李善珠的到来并非万能解药。管理理念的磨合、组织架构的调整、战略落地的时效,都是需要跨越的障碍。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美妆企业的转型往往需要 3-5 年的周期,而李善珠面对的是 “营业利润腰斩” 的紧急局面,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战略布局之间的平衡将是最大考验。此外,如何将欧莱雅的国际化经验与 LG 生活健康的韩妆基因有机融合,避免 “水土不服”,同样至关重要。

从更广阔的行业视角看,这场人事变动反映出传统美妆巨头在时代变革中的集体焦虑。当消费者需求从 “品牌崇拜” 转向 “成分理性”,当销售渠道从线下专柜转向直播电商,当市场竞争从国际品牌内战转向全球品牌与本土新锐的对抗,所有企业都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LG 生活健康选择 “外部引援” 的路径,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选 —— 在行业变革加速的当下,引入新鲜血液或许比内部自我革新更能抢占先机。

李善珠的上任,为 LG 生活健康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这位在欧莱雅创造过品牌增长奇迹、在多个企业证明过自身价值的高管,能否在新岗位上复制成功,带领韩妆巨头走出困境?答案或许需要时间来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跨越企业边界的人才流动,已为美妆行业的竞争格局注入了新的变量。在消费升级与行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更多类似的人事变动还将上演,而最终的赢家,终将是那些既能留住核心人才、又能精准引入外部智慧的企业。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