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二次元” 还是贴在少数人身上的标签,是圈地自萌的亚文化,是主流视野中略带猎奇意味的存在。如今,它却悄然成为理解年轻世代的密码,重塑商业世界的力量,乃至定义时代气质的重要维度。这种蜕变绝非偶然的流量爆发,而是年轻世代掌握文化话语权后,将虚拟热爱转化为现实力量的结果。当同人创作撑起千万级阅读量的内容生态,当 Cosplay 从漫展延伸至毕业照、演唱会等生活场景,当品牌们放下姿态学做 “同好” 只为进圈 “扩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个体爱好的张扬,更是一个庞大文化生态的自信。二次元,早已进化为由创作力、社交力、消费力共同构筑的成熟生态。

二次元,登上台面
印象中,以前在街上看到一位 Coser,周围少不了好奇的张望、窃窃的讨论。如今再看,地铁口、商场中、大学城的角落,身着 JK 制服、LO 裙,或是顶着粉蓝色头发、穿得很有 “动漫感” 的年轻人,自如地穿行在人流里,旁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这一变化,不禁让人发问:是曾经的 “中二少年” 长大了,还是现在的 “中二少年” 更多了?其实,我们早该察觉,二次元正逐渐打破圈层壁垒,现实中的 “二次元浓度” 越来越高,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文化力量。
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是,二次元潮玩、动漫周边、主题快闪、小型漫展等业态正高频进驻商场,成为线下商业体拉新引流的流量密码。以北京朝阳大悦城为例,以高流量、稀缺性 IP 首发为特色,每年策划近 200 场文化体验活动。光是今年 7-8 月,这里就密集落地宝可梦车旅系列、鬼灭之刃全集中展、王者荣耀十周年加冕快闪、洛天依 2025 全国巡演快闪店等全国首发首展。不独大悦城如此,从一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如万达广场、银泰百货、万象城等大型商业体,都在主动引入或布局二次元,着力打造年轻人的快乐老家,试图重新吸引年轻消费者走进实体空间。
线下商场主动拥抱二次元的同时,线上平台早已嗅到二次元的增长潜力,开始争夺二次元玩家。如果说最早的二次元文化聚集地是以 B 站为代表的垂直社区,如今,内容边界早已拓宽至全主流的社交平台。今年 5 月,微博发布《2025 微博泛二次元内容生态研究报告》,根据报告,2024 年,微博以动漫、游戏、电竞为核心的泛二次元用户超 3.2 亿,90 后是绝对主力人群,他们活跃且热爱互动分享,消费能力和衍生购买欲都较强。出于对这一群体的重视,微博还主办了首届 WAW 微博游戏动漫展,线下观众入场总人次达 6.8 万,印证了二次元的号召力。再看抖音,今年夏天,抖音商城 “玩家请就位” IP 特别推出异世界主题活动 “集结啦!次元玩家”,通过创新 coser 进播、异次元场景团播、漫展逛播三大直播场景,并接连推出四大热点话题,覆盖异世界转场、cos 装备、次元妆造、潮玩开盒狂欢等圈层兴趣内容,全面激发次元玩家的情绪共鸣与消费兴趣。还有小红书,更是高调进军 ACG(即动画、漫画、游戏的统称)领域。今年 8 月,小红书包下上海复兴岛近 8 万平方米的场地,举办 RED LAND 冒险岛活动 —— 这是小红书首个游戏、二次元 IP 线下活动。这一动作的背后,自然也是平台感知到二次元的增长潜力。根据小红书 9 月发布的《二次元创作趋势报告》,从内容发布量上看,二次元内容同比增长 175%,已成为仅次于时尚、美食的兴趣类目,发展势头迅猛。
线上线下二次元浓度越来越高,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二次元文化不再 “小众”。而官方的 “盖章”,更是证明二次元彻底挣脱了 “不务正业”“玩物丧志” 的负面标签,获得了主流社会的认可。以国内首款 3D 乙女游戏(以女性玩家为主要受众)《恋与深空》为例,自 2024 年 1 月 18 日上线以来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市场表现,多次登顶国区 iOS 游戏畅销榜,吸引无数女性玩家赛博恋爱。《恋与深空》不仅商业价值可观,与航天、文化、体育等场景的联动更是 Next level。2024 年 1 月,长光卫星与《恋与深空》开启联动,合作中,《恋与深空》全球主题曲、玩家 ID 信息和对男主们的寄语,以数据传输的形式,由卫星承载,飞向广袤的宇宙。今年 1 月,《恋与深空》又联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宫灯”,携手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发展中心,经中心指导,在 “结彩颂新禧” 活动中上线制灯工坊,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制作宫灯的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 月,在 2025 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赛程火热之际,继巴黎奥运会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中心联动后,《恋与深空》的五位主角再次化身 “体育文化推荐官”,向大众科普冰雪运动项目,展现冰雪运动的魅力与精神内涵。可以发现,在与官方的联动中,《恋与深空》更像是一座连接专业领域与年轻群体的桥梁,以二次元特有的亲和力与渗透力,成为航天、文化、体育等领域破圈传播的优质媒介。这些现象无不昭示着:二次元早已跳出 “圈层亚文化” 的窄框,稳步走上了大众文化的台前。
为爱发电,次元照进现实
二次元的主流化,可以说是一场文化权力的代际转移 —— 当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的审美偏好与文化选择自然登上舞台中央。相较于过往圈层化的隐秘热爱,新一代二次元群体的热忱早已跳出 “屏幕剧情、纸片插画”。他们不再将这份喜好藏于一隅,而是将其转化为主动的文化共创、开放的圈层互动与显化的生活表达,也促动整个二次元生态体系愈发丰富、蓬勃。
主动的文化共创
对于资深二次元爱好者来说,氪金周边不算什么,动手产粮才是真硬核。同人党可不是单纯的 “内容消费者”,更是 IP 世界的 “共创者”:有人为喜爱的角色续写万字番外,让故事在文字里延续生命力;有人拿起画笔,将喜爱的角色绘成风格插画;还有的化身手作达人,从滴胶谷子、刺绣徽章到还原角色服饰的布艺小物,把热爱一针一线、一胶一漆地具象化…… 除了官周,同人制品在谷子领域形成新流行。线下漫展、主题活动里,交换 “无料”(二次元相关的无偿周边产品)更是不成文的 “接头暗号”。递出一枚手绘吧唧(徽章)、一张自制明信片,无需多言,相视一笑便知是 “同担”。根据《二次元创作趋势报告》,小红书 “同人” 相关笔记数量超 2400 万,同比增长超过 220%,累计阅读量超 2600 亿。果然,热爱才是第一生产力!
开放的圈层互动
二次元群体有强烈的社交归属感,爱好者通过漫展、论坛、同好群等互动,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兴趣和体验。比如同人创作交流、一起 “推活”(为喜爱的角色应援),或者 Cos 团建。其中,Cosplay 当属线下最活跃的互动。因为二次元角色往往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情感,观众们在欣赏这些角色时,常常投射到自身,这种共鸣使得 Cosplay 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更是一种自我表达和情感释放的方式。同好们一起 “集邮”(同 Cosplay 玩家合影)、“游场”(逛展)、“扩列”(结交新朋友),乐在其中。更值得留意的是,Cosplay 的场景也不再只集中于漫展,而和更多生活场景结合。大学城的毕业照里,古风角色装与学士服同框,成了年轻人定格青春的新方式;Cos 成最喜欢的角色去看演唱会,把 “追星” 与 “次元” 拧成双倍的热忱;或是 Cos 成角色到取景地打卡,在虚构与真实的交界,完成一场又一场关于热爱的极致演绎。
显化的生活表达
对二次元爱好者而言,“喜欢” 是渗透在衣食住行里的显化表达,他们用具体的行动,让虚拟世界的热爱与三次元生活产生真实联结。“带着自担去旅行” 早已成了圈层里的流行风尚。爱好者们会把心仪角色的徽章、立牌、谷子装进随身包,或是定制印有角色形象的手机壳,让 “自担” 陪自己看遍山川湖海。“痛文化” 的兴起,更是年轻人对热爱的坦诚宣告。“痛包” 不再是简单的收纳工具,而是用徽章、吧唧、立牌拼贴出的展示墙,一眼就能看出主人的 “推”(心仪角色);“痛车” 从车身贴满角色插画,到内饰摆满 Q 版摆件,甚至连方向盘套、坐垫都印着专属图案;还有印有纹样的服装、还原配色的发带、刻着台词的饰品,穿搭细节里藏着 “懂的都懂” 的个性暗号。若是遇上心仪角色的纪念日,这份偏爱会迸发出更强劲的能量。比如为角色庆生,同担的爱好者们不只在线上接力打 call,还会在线下众筹包下商圈 LED 屏、高铁广告等,把 “排面” 铺进城市公共视野,同时布置主题场地,同好们带着手作生日礼、定制蛋糕赴一场充满仪式感的约。
同时,这份由热爱驱动的次元力量也跨越边界,反向渗透并激活多个领域。以城市文旅为例,今年夏天的上海,堪称二次元文化的现象级城市,从地铁、街区到历史地标、新兴园区,均被《明日方舟》《原神》等 IP 浸润。7 月 18 日,徐汇区田林路虹漕路公交站台变身上海首个 “痛站”,搭配限时运营的《明日方舟》主题 “痛车”,成为流动的二次元文化地标。二次元 “痛文化” 的风还吹到了 “饭圈”。五月天本年度 “回到那一天” 25 周年巡回演唱会北京站的最后一周,创下鸟巢 13 场连开、超 60 万人次观演的纪录,而北京文旅早在开演前一个半月便主动布局:从居庸关长城、钟鼓楼等历史地标,到朝阳公园、首钢园区等现代空间,全域铺开五月天元素打卡点,让整座城市化身追星族的 “痛城”。这种城市级改造,是文旅领域对年轻群体文化偏好的精准回应,以创新场景为城市吸引客流、激活消费,实现了文化共鸣与文旅价值的双赢。
品牌忙着混圈 “扩列”
看到二次元文化拥有如此庞大且忠诚度高的年轻粉丝群体,品牌们也坐不住了,集体想办法混圈、“扩列”。IP 联动成为品牌切入二次元圈层的首选策略,尤其是快消品牌,善于联动高人气动漫、游戏或虚拟角色,打造沉浸式体验拉近距离。近日,瑞幸咖啡与米哈游旗下手游《崩坏・星穹铁道》(简称 “崩铁”)的联动正式上线,此次合作的崩铁角色 “白厄” 和 “遐蝶”,是游戏玩家口中的 “超级烫门” 角色。瑞幸巧妙地将角色特质与饮品风味结合,推出 “小白巧拿铁” 和 “小桑葚果蔬茶”,使产品本身成为 IP 叙事的一部分,激发玩家的尝鲜欲望和情感共鸣。此次联动在细节层面也做得很到位,从杯身设计、门店布置到随杯附赠的周边,均严格遵循 “崩铁” 的美术风格与世界观设定,极大降低了跨界合作中常见的 “违和感”,强化了沉浸体验。周边物料也体现出较高的制作水准,例如联名色纸采用印金工艺还原角色签名,徽章则使用拉丝银葱与冷烫金效果,提升 “谷子” 的质感与收藏价值,引发粉丝抢购。
需要注意的是,与常规的消费者相比,玩家群体早已超越 “买产品得周边” 的浅层需求,更聚焦于对 IP 的理解深度与对圈层的尊重程度。他们会以 “圈内人” 的视角,从细节还原度、文化适配性、机制合理性等维度,对品牌进行检验。过往不少品牌因 “不懂圈” 栽了跟头:有的错用角色禁忌绰号、混淆角色关系,暴露对 IP 的无知;有的店员对角色称呼、圈层黑话一无所知,甚至对玩家的打卡需求出言冒犯,触碰文化尊重红线;还有的设置高价强制消费才能获周边或是 “限量周边秒空却大量囤货加价” 等不合理机制,消耗玩家信任。这类 “翻车” 事件不仅直接劝退核心粉丝,更会让品牌落下 “敷衍圈钱” 的负面标签,严重消耗品牌口碑。
想让诚意显得足够走心,品牌开始更进一步,主动深入二次元主场。据悉,今年的 BW(Bilibili World)展会现场,赞助合作的非垂类展商品牌达到 14 个,刷新了 ACGN 综合漫展的商业合作记录。为了看起来像个老二次元,品牌们可谓各显神通。上好佳在漫展发 “赈灾粮”,疯狂投喂前来观展的玩家;曼妥思将联名 IP《时光代理人》的周边作为互动掉落礼物和抽奖赠品,吸引大量年轻女性粉丝聚集在展台;优酸乳也没闲着,在现场搭了个巨大的霸总展台,邀请 Coser 卡琳娜站台,还承包了全场的 “嚼柠檬” 饮品…… 这些操作生动诠释了情绪消费时代的营销法则 —— 品牌不必刻意 “装懂”,只需用好玩的体验、真诚的尊重,才能让年轻人充满好感并主动靠拢。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持续扩散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品牌的入局姿势必将更专业、更深入。比如去年 11 月,抖音上线 “动漫编年史” 专题活动,在回顾近百年动画发展史的同时,吸引超 1.2 万达人创作者参与互动,收获超 1.8 万个投稿作品,将平台转化为内容的发起者、文化的梳理者和集体记忆的承办方,为二次元群体打造出一场有共鸣、有归属的圈内狂欢。可以预见,未来的二次元营销,真诚与尊重,是唯一的 “通关密码”。唯有放下流量焦虑、真正信任文化的力量,品牌才能在这场与年轻一代的对话中,实现更长久的用户连接和品牌增值。二次元不是热点,而是一种语言;“扩列” 不是目标,而是一场关于信任的长期旅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