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现场:一台古董电脑的天价逆袭

2025 年秋,RR 拍卖行的槌声为科技收藏史写下新注脚 —— 一台编号 01-0020 的木盒版 Apple-1 以 47.5 万美元(约 337.8 万元人民币)成交,较 30 万美元的预估价飙升近 60%。这并非数字游戏:落槌价 38 万美元叠加 25% 买家溢价的最终结果,印证了其在收藏市场的硬通货地位。

拍卖前发布的视频揭开了这台 “古董” 的活力:磁带接口顺畅读取数据,键盘敲击触发代码响应,Apple Basic 程序在屏幕上流畅运行 —— 对于一台诞生于 1976 年的计算机而言,这种 “可运行状态” 堪称奇迹。更特殊的是,与它同场拍卖的乔布斯签名支票同样溢价超 80%,以 4.625 万美元成交,仿佛一场穿越时空的苹果初代记忆展演。

Byte Shop 版:苹果帝国的 “第一块拼图”

这台天价设备的核心价值,始于它与苹果起源的深度绑定。1975 年 12 月,保罗・泰瑞尔在加州开设全球首家个人电脑零售店 Byte Shop,次年便与乔布斯达成改变科技史的合作:以每台 500 美元订购 50 台预装完成的 Apple-1,而非乔布斯最初设想的散件套件。

这批 “Byte Shop 定制版” 成为苹果首款量产产品,售价 666.66 美元(约合今 3573 美元),却因市场认知局限仅售出约 175 台,其中 50 台木质外壳版更成为稀缺中的稀缺。历经近半世纪损耗,全球完好存世的 Byte Shop 版仅剩 9 台,本次拍卖的机型正是其中之一,其 “首批波峰焊接主板”“白色陶瓷 MOS CPU” 等原始配置,更被视作早期 PC 工艺的活标本。

三重稀缺性:为何它能远超估价?

1. 存世量:9/50 的幸存者游戏

Apple-1 总产量仅 200 台,Byte Shop 定制版占比四分之一。根据 Apple-1 注册表记载,这台编号 01-0020 的设备属于首批量产机型,背部序列号疑似乔布斯亲笔书写 —— 虽未完成法医鉴定,但同类签名机型曾拍出 37.5 万美元高价。全球不足 10 台的现存数量,使其稀缺性堪比文艺复兴手稿。

2. 完整性:可运行的 “时光机器”

RR 拍卖行给出的 8.0/10 评分背后,是近乎完美的保存状态:Late Model 原装木盒仅存发丝状裂纹,Triad 74/76 型电源、原始 ACI 接口等配件一应俱全,甚至保留了适配现代显示器的转接方案。要知道,现存 Apple-1 中仅约 6 台能正常开机,“可运行 + 全配件” 的组合使其瞬间脱离普通古董范畴。

3. 人文附加值:斯坦福女先驱的遗产

设备的前主人琼・布洛杰特・摩尔(June Blodgett Moore)为其注入独特灵魂。作为斯坦福法学院首位女性毕业生,她在 1970 年代同时购入 Apple-1 与 IMSAI 8080 两台早期 PC,成为科技女性先驱的缩影。这种 “名人 provenance(来源证明)” 在收藏界价值千金,类似乔布斯签名名片曾拍出 18.1 万美元,印证了人文背景的溢价能力。

收藏市场:从工具到 “科技文物” 的蜕变

Apple-1 的价格曲线堪称收藏市场的教科书案例。1999 年首拍价仅 5 万美元,2008 年突破 90 万美元,2019 年某机型起拍价已达 880 万元人民币,44 年间增值超 2500 倍,远超同期房价涨幅。这种飙升并非偶然:

  • 历史坐标价值:作为首款商业化个人电脑,它终结了 “PC 仅为极客玩具” 的时代,直接催生 Apple II 与 IBM PC 的产业革命;
  • 名人效应加持:乔布斯、沃兹尼亚克的创作印记赋予其 “科技圣物” 属性,其签名物品近年均价年涨 35%;
  • 稀缺性刚性:存世量逐年递减,2023 年一份 12 页用户手册便拍出 8.7 万元,配件都已成为收藏标的。

未来启示:科技藏品的价值密码

这台 Apple-1 的天价成交,为收藏市场揭示三大逻辑:技术开创性>品牌溢价(Apple-1 价值远超后期量产机型)、可验证性>年代久远(运行状态与来源证明至关重要)、人文关联>硬件配置(摩尔的女性先驱身份成点睛之笔)。

对于科技行业而言,这更像是一场集体怀旧:当 iPhone 已迭代至第 20 代,人们仍愿为 49 年前的木质机箱疯狂,本质是在致敬那个 “车库里诞生伟大” 的创新精神。正如 RR 拍卖行负责人所言:“它不是一台电脑,而是数字时代的《独立宣言》。”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