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赶方案,困到睁不开眼,只能靠一罐接一罐的能量饮料硬撑!” 如今,不少熬夜党把提神饮料当成 “续命神器”,加班、赶 DDL、通宵娱乐时,总少不了它的身影。可近期 #熬夜喝大量提神饮料可能引发猝死# 的话题冲上热搜,让无数人惊出一身冷汗 —— 这种常见的提神方式,竟藏着致命隐患?除了猝死,它还会给身体带来哪些伤害?面对不得不熬的夜,又该如何安全提神?我们邀请到南京市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董皓,为大家深度解读。

提神饮料 + 熬夜:不止伤心脏,多器官都在 “遭罪”
“很多人只知道熬夜喝提神饮料可能伤心脏,却忽略了它对全身器官的连锁伤害。” 董皓医师解释,熬夜本身就会让身体进入 “透支模式”:交感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大幅增加,肾脏代谢负担加重,肝脏解毒功能也会受影响。而此时摄入的提神饮料,无疑是给疲惫的身体 “雪上加霜”。
从成分来看,市面上多数提神饮料含有高浓度咖啡因、牛磺酸、糖分等成分。其中,咖啡因作为中枢神经兴奋剂,会进一步刺激交感神经,让本就加快的心率变得更快,心肌收缩力更强,血压也会出现骤升,这种双重刺激下,心脏很容易 “不堪重负”,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速、室颤,严重时就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此前就有新闻报道,一名 20 多岁的年轻人连续熬夜加班,每天喝 5-6 罐能量饮料,最终突发心脏骤停,虽经抢救保住性命,却留下了严重的心脏后遗症。
除了心脏,肾脏也会深受其害。熬夜时肾脏本就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而提神饮料中大量的糖分和添加剂,会让肾脏代谢压力剧增,长期如此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甚至增加患肾结石的风险。同时,高糖分会引起血糖剧烈波动,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不仅容易引发肥胖,还可能增加患 2 型糖尿病的概率。另外,咖啡因还会刺激胃酸分泌,熬夜时胃肠道蠕动减慢,过多的胃酸会不断腐蚀胃黏膜,容易诱发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不少人熬夜喝提神饮料后出现胃痛、反酸等症状,正是这个原因。
更让人警惕的是,很多人觉得喝了提神饮料后 “变精神”,其实是一种假象。董皓医师强调,提神饮料并没有消除疲劳,只是通过咖啡因暂时抑制了大脑的疲劳信号,让身体处于 “强制兴奋” 状态,此时身体的耗竭仍在继续,长期依赖这种方式,会导致疲劳累积,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
这些人群碰提神饮料,风险翻倍
“并非只有熬夜党喝提神饮料有风险,有些人群哪怕不熬夜,也最好远离它。” 董皓医师提醒,以下几类人群对提神饮料中的成分更为敏感,饮用后可能引发严重健康问题,一定要格外谨慎。
儿童及青少年:他们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咖啡因的耐受度极低。即使是少量咖啡因,也可能导致他们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还可能影响心血管功能,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干扰骨骼发育,对生长发育造成长远影响。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咖啡因能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同时,咖啡因还会进入乳汁,被婴儿摄入后,可能导致婴儿兴奋、哭闹不止,影响睡眠和生长发育。
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病等患者,提神饮料中的咖啡因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骤升,还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对病情控制极为不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胃肠道疾病患者: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患者饮用提神饮料后,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加重胃黏膜损伤,导致胃痛、反酸、烧心等症状加剧,不利于病情恢复。
咖啡因不耐受或焦虑症患者:这类人群对咖啡因格外敏感,即使是少量摄入,也可能出现心慌、手抖、头晕、焦虑、惊恐发作等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情绪。
服药人群:正在服用兴奋剂、抗抑郁药、降压药、降糖药等药物的人群,饮用提神饮料可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比如,提神饮料中的咖啡因可能会降低降压药、降糖药的效果,还可能与抗抑郁药产生叠加作用,加重焦虑症状。
夜非熬不可?这 5 个安全提神方法,比饮料更管用
“首先要明确的是,所有提神方法都只是‘应急手段’,想要真正恢复精力,保证充足的睡眠才是关键。” 董皓医师表示,如果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不得不熬夜,不妨试试以下几个更安全、更健康的提神方法,避免给身体带来额外伤害。
1. 策略小睡:20-30 分钟,快速 “充电”
熬夜前或熬夜中途,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小睡 20-30 分钟,比喝提神饮料效果更好,也更安全。这个时长既能帮助身体缓解疲劳,恢复一定的精力,又不会进入深度睡眠,醒来后不会有 “头昏脑胀” 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小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可能打乱生物钟,反而更难入睡,也会影响第二天的睡眠质量。
2. 健康补给:吃对食物,维持体能
熬夜时身体能量消耗较大,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健康的食物来维持体能,但要避免高糖、高脂、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多喝白开水,既能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又能缓解疲劳;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为身体提供能量,还能缓解熬夜带来的便秘问题;也可以吃少量坚果,如核桃、杏仁等,它们含有优质脂肪、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能缓慢释放能量,帮助维持精力,但要注意控制量,避免过量摄入导致热量超标。
3. 物理提神:激活身体,赶走困意
当感觉困意来袭时,不妨通过一些物理方式来激活身体,赶走困意。比如,用冷水洗脸,冷水能刺激面部神经,让大脑瞬间清醒;起身走动几分钟,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如伸懒腰、转动脖子、踮脚尖等,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氧气供应,缓解身体的僵硬和疲劳;打开窗户通风换气,呼吸新鲜空气,也能让大脑得到放松,改善困倦状态。此外,还可以听一些节奏明快、轻松的音乐,或者与同事、家人聊聊天,转移注意力,也能起到一定的提神效果。
4. 温和饮品:选对饮品,控制剂量
如果实在想通过饮品提神,可以选择淡茶或少量黑咖啡,代替高浓度的提神饮料。淡茶如绿茶、红茶等,含有少量咖啡因,能起到一定的提神作用,同时还含有茶多酚等有益成分,对身体有一定好处;黑咖啡不含添加糖和植脂末,相对更健康,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单次咖啡因摄入建议不超过 200mg(大约相当于一杯普通大小的黑咖啡),且不要在睡前 4 小时内饮用,避免影响睡眠。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淡茶和黑咖啡,也不能过量饮用,以免引发心慌、手抖等不适症状。
5. 调整环境:优化氛围,减少困意
熬夜时的环境也会影响精神状态,适当调整环境,能帮助减少困意。比如,保持室内光线充足,避免昏暗的环境让人更容易犯困;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在 22-25℃左右,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舒适度,加重疲劳感;如果是在办公室熬夜,可以使用护眼灯,减少灯光对眼睛的刺激,同时每隔一小时休息 5-10 分钟,看看远处,缓解眼睛疲劳,也能间接减少困意。
最后,董皓医师再次强调,熬夜本身就对健康有害,而提神饮料只会加剧这种伤害,大家应尽量避免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如果长期被熬夜困扰,出现持续疲劳、心慌、胸痛、头晕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排查健康隐患,避免延误病情。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