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生活化・一日一味|活血祛瘀、清心除烦,“鲁十味” 中的丹参,藏着千年养生智慧

齐鲁大地,药香袅袅千年。作为 “鲁十味” 道地药材的重要代表,丹参以其悠久的药用历史、显著的功效作用,成为中医临床与日常养生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良药。2025 山东(长清)“扁鹊故里” 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开幕在即,健康山东云平台推出的《中医生活化・一日一味》科普专栏,今日便带大家深入探寻丹参的 “前世今生”,解锁这味药材在药性功效、炮制加工、现代应用中的诸多奥秘,让中医药智慧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一、初识丹参:从历史典籍走出的 “活血名药”

提及丹参,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在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丹参便已被记载,书中称其 “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瘕,止烦满,益气”,寥寥数语,奠定了丹参在中医药领域的重要地位。此后,历代医家对丹参的认知不断深化,《名医别录》补充其 “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滇南本草》则聚焦其安神功效,言 “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而《本草纲目》更是明确其 “活血,通心包络” 的核心作用,为后世应用丹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从名称由来来看,丹参的别名众多,赤参、山参、紫丹参、活血根等,皆与其形态特征密切相关。因其根皮呈赤红色,肉质为紫色,且形状与人参相似,故得名 “丹参”,这一名称既形象又直观,便于人们识别。

在植物分类上,丹参属于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是我国常用的大宗中药材。其生长特性独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通常在 30~80 厘米,全株密被柔毛,辨识度极高。仔细观察,丹参的根呈圆柱形,带有分枝,颜色如砖红般鲜艳;茎部呈方形,多有分枝;叶片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 3~7 对,顶端的小叶较大,呈卵形,边缘带有锯齿;花期时,轮伞花序集成多轮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紫色的花朵绽放,苞片呈披针形,花萼为钟形且呈二唇形,上唇全缘,下唇裂为二齿,花冠则呈紫蓝色,整体形态雅致,兼具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

二、道地丹参:山东产区的品质担当

“药材好,药才好”,道地性是衡量中药材品质的重要标准,丹参也不例外。虽然丹参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山东、安徽、江苏、四川等省份,但山东产区的丹参凭借卓越的品质,在众多产区中脱颖而出。数据显示,山东丹参的种植面积稳居全国第一,更重要的是,其有效成分含量远超其他产区 —— 丹参酮 ⅡA 和丹酚酸 B 是丹参发挥药效的关键活性成分,山东产丹参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最高,这也使得山东丹参成为市场上公认的品质最佳的丹参品种,成为 “鲁十味” 道地药材的典型代表。

在采收与加工环节,丹参也有严格的要求。丹参的采收时间较为灵活,自 11 月上旬至第二年 3 月上旬均可进行,但经验表明,11 月上旬采挖的丹参品质最优。采收时,需将丹参的根挖出,仔细除去泥土和根须,然后进行晒干处理,这样既能保证丹参的有效成分不流失,又能延长其储存时间,为后续的炮制和应用做好准备。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如何鉴别丹参的品质好坏呢?从性状来看,优质丹参的根茎短粗,根呈长圆柱形,表面呈红棕色,且带有纵皱纹;切开后,切面可能有裂隙,也可能略平整而致密,部分丹参切面呈角质样,皮部为棕红色,木部呈灰黄色或紫褐色,还能看到黄白色的放射状纹理;闻起来气微,品尝时味道微苦涩。总的来说,以条粗壮、颜色呈紫红色的丹参为佳,掌握这些鉴别要点,便能在选购丹参时少走弯路。

三、丹参功效:从古法记载到现代研究的双重印证

丹参的功效作用,是其历经千年仍被广泛应用的核心原因。从中医理论来看,丹参性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在临床应用中,可用于治疗多种病症。

在心血管疾病方面,丹参是治疗胸痹心痛的常用药,对于因血瘀阻滞导致的胸部疼痛、胸闷等症状,有着显著的缓解作用;在消化系统病症中,针对脘腹胁痛,丹参能通过活血祛瘀,改善局部气血运行,减轻疼痛;对于癥瘕积聚,即体内因气血瘀滞形成的肿块,丹参也能发挥破瘀散结的作用;在关节疾病领域,热痹疼痛患者,常伴有关节红肿、疼痛等症状,丹参的凉血祛瘀功效,能有效缓解此类不适;此外,丹参还能清心除烦,对于心烦不眠的人群,可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在妇科疾病中,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是常见病症,丹参因能活血调经,成为治疗血瘀型经产病的要药;对于疮疡肿痛,丹参的凉血消痈作用,也能促进疮疡愈合,减轻肿痛症状。

现代医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丹参功效的科学依据。通过对丹参的成分分析发现,其重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类(如丹参酮 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丹参酮 Ⅰ 等)和丹酚酸类(如丹酚酸 A、丹酚酸 B 等)。这些成分在体内能发挥多种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缓解炎症相关疾病症状;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延缓衰老;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抑制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预防血管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抗高血压作用有助于调节血压,维持血压稳定;抗肿瘤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为肿瘤治疗提供辅助支持;抗纤维化作用可减少组织纤维化的发生,保护器官功能;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则能减轻高血糖对肾脏的损害,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此外,丹参总提取物还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能帮助改善身体疲劳状态,提高身体耐力。

四、丹参炮制:古法创新,提升药效

中药材的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合理的炮制的能改变药材的药性,增强药效,扩大应用范围,丹参的炮制同样蕴含着深厚的中医智慧。目前,丹参常见的炮制品种主要有酒丹参和猪心血丹参两种,不同的炮制方法,赋予了丹参不同的功效侧重。

(一)酒丹参

酒丹参的炮制方法较为常规,具体步骤为:先取丹参片,加入定量的黄酒拌匀,然后稍作闷润,待黄酒被丹参片完全吸尽后,将其放入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翻炒,直至丹参片炒干,最后取出晾凉即可。黄酒性温,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丹参经黄酒炮制后,其本身的寒凉之性得到缓和,同时,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的功效显著增强,更适用于血瘀阻滞较为严重,且体质偏寒的患者,在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胸痹心痛等病症时,酒丹参的疗效往往更为突出。

(二)猪心血丹参

猪心血丹参的炮制方法则源于清代孟河医家的创新,其目的是增强丹参入脑补血安神的作用。孟河医家巢崇山在《巢崇山医案》中便有记载:“治疗素体血亏,肝脾不调,经水色黑而少,纳减形瘦,心中空洞,时有不能自主之状,夜不能寐,方中用猪心血拌炒丹参”,这是猪心血丹参应用的早期实例。

随着时间的推移,猪心血丹参的炮制方法也在不断演变,逐渐出现了用猪血拌丹参的炮制方式。上海市卫生局在 1959 年编纂的第 1 版《上海市饮片炮制规范》中,明确记载了猪心血拌丹参的炮制品,其炮制方法为:“用猪心 6 只取血,再渗入陈酒 2 两,取丹参片 6 两,拌透至全部吸干为度,晒干”。而在 2008 年版《上海市饮片炮制规范》中,猪心血拌丹参这一炮制品种得以保留,炮制方法略有调整:“取生丹参用鲜猪心血、黄酒混合液拌匀,使之吸尽,干燥。每 100g 生丹参,用鲜猪心 3 只取血,加黄酒 30g 混匀”。猪心血丹参在补血安神方面功效独特,对于因血虚导致的失眠、健忘、心悸等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中医辨证施治中常用的特色炮制品。

五、丹参应用:从临床药物到日常养生

丹参的应用范围广泛,既在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能融入日常生活,成为养生保健的好帮手。

(一)丹参类中成药

在临床领域,丹参是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用中药,以丹参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种类繁多,且应用广泛。这些中成药在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中,能通过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改善心肌供血,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提供保障。例如,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丹参类中成药,深受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二)日常食用方法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丹参也能通过简单的烹饪方式,成为日常养生的食材,以下几种常见的食用方法,既方便操作,又能发挥丹参的养生功效:

  1. 丹参茶:这是最简单便捷的食用方式。取适量丹参放入杯中,加入滚烫的开水冲泡,盖上杯盖静置 5~10 分钟,待丹参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到水中后,即可饮用。如果觉得味道偏苦,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柠檬汁调味,不仅能改善口感,还能增加饮品的营养价值。丹参茶具有清心除烦、活血祛瘀的作用,适合日常办公或居家时饮用,尤其适合工作压力大、容易心烦的人群。
  2. 丹参酒:喜欢饮酒的人群,可尝试制作丹参酒。首先将适量丹参清洗干净,晾干水分,然后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加入高度白酒,密封瓶口,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浸泡半个月左右即可饮用。需要注意的是,丹参酒虽有一定的养生作用,但不宜过量饮用,应控制饮酒次数和剂量,一般建议每天饮用 1~2 次,每次饮用量不超过 15 毫升,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丹参酒具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的功效,适合体质偏寒、有血瘀症状的人群适量饮用。
  3. 丹参当归炖鸡:这是一道营养丰富的药膳,适合家庭日常烹饪。具体做法为:先将鸡清洗干净,切成块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姜片、葱段等去腥香料,以及处理干净的丹参和当归(丹参与当归的用量可根据个人体质和口味调整,一般各取 10~15 克即可),然后用大火将水烧开,撇去锅中的浮沫,再转小火慢慢熬制 1.5~2 小时,待鸡肉熟烂后,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等调味料,搅拌均匀即可出锅食用。这道药膳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活血祛瘀、补血养血的双重功效,适合气血不足、有血瘀症状的人群食用,尤其适合女性在经期后食用,有助于补充气血,改善身体状态。

六、用药禁忌:安全使用丹参的重要前提

虽然丹参功效显著,应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相关禁忌,确保用药安全。

首先,“十八反” 是中医用药的重要禁忌原则,其中明确规定 “丹参反藜芦”,即丹参与藜芦不能同时使用,二者同用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使用丹参时,需避免与含有藜芦成分的药物同服。

其次,从体质和病症来看,月经过多者应慎用丹参。丹参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月经过多的女性服用后,可能会导致月经量进一步增多,加重贫血等症状;孕妇也需慎用丹参,因丹参的活血作用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增加流产的风险,孕妇如需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服用。

最后,特别提醒大家,中药材丹参及含有丹参的中成药,均属于药物范畴,具有一定的药性和适应症,并非人人适宜。在使用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在其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病症合理用药,切勿自行随意购买和使用,以免因用药不当导致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丹参,这味从《神农本草经》中走出的千年药材,在岁月的沉淀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作为 “鲁十味” 道地药材的代表,它不仅承载着山东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更以其卓越的功效,在现代医疗和日常养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本次科普,大家能对丹参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合理运用丹参这味良药,让中医药智慧真正服务于健康生活,助力 “中医生活化” 的理念落到实处。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