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文物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与传承,每一件都是不可复制的瑰宝。然而,近期一则令人痛心疾首的消息从埃及传出:一只拥有 3000 多年历史的法老金手镯被盗,最终竟被熔毁贱卖,这一事件震惊了世界,也为文物保护工作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当地时间本周四(9 月 18 日),埃及内政部正式对外宣布,开罗埃及博物馆修复实验室内失踪的那只金手镯,系文物修复专家监守自盗,并且已被熔成黄金,仅仅卖了 4000 美元(约合 28448 元人民币)。
据悉,这只被盗的金手镯属于古埃及第 21 王朝法老阿蒙尼莫佩(Amenemope),其年代可追溯至约公元前 1001— 前 992 年,距今已有 3000 余年的历史。手镯上镶嵌着球形青金石珠,工艺精湛,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是古埃及艺术的杰出代表,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与文明。原本,它被妥善存放在修复实验室的保险箱中,并且计划在几周后送往意大利罗马,在一场重要的展览中与世人见面,向全球观众展示古埃及的神秘魅力。但令人遗憾的是,9 月 13 日,工作人员在进行库存清点时,惊愕地发现这只珍贵的金手镯不翼而飞。
失窃事件发生后,埃及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埃及旅游和文物部立即组建特别委员会,对修复实验室内存放的其他文物展开全面核查,确保没有更多文物受损或丢失。同时,为防止被盗手镯被走私出境,他们将手镯的清晰影像资料紧急分发给埃及各机场、港口及陆路边境口岸的文物管理部门,全力阻止这场文化浩劫的进一步恶化。
经过缜密的调查和追踪,办案人员逐渐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 一名博物馆的文物修复专家。据埃及内政部介绍,这名修复专家利用职务之便,于 9 月 9 日上班时将金手镯盗走。随后,他通过复杂的渠道,先把手镯卖给了一名银商。银商又转手将其转给了开罗历史悠久的珠宝区的一名作坊主。最终,这件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珍贵文物被卖给了一家黄金冶炼厂,在熊熊烈火中被无情地熔化,与其他碎金混在一起被重新铸造,从此失去了原本的模样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随着调查的深入,涉案人员逐一浮出水面。目前,嫌疑人已全部被捕,警方也成功没收了出售手镯所得的款项。但即便如此,这只法老金手镯的损毁已然成为无法挽回的损失,令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近期金价的持续飙升,全球多地的黄金盗窃案件呈现出高发态势。就在不久前,巴黎自然史博物馆价值高达 70 万美元的天然金块被盗,犯罪分子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惜铤而走险,对珍贵文物和贵重黄金下手。而在香港红磡,一家打金工场遭遇十多名悍匪闯入,约 65 公斤黄金和约 2 万港元现金被洗劫一空,涉案金额高达约 5300 万元。这些案件与埃及法老金手镯被盗案相互呼应,凸显出在金价上涨的大背景下,黄金及相关贵重物品所面临的严峻安全挑战。
根据埃及法律,盗窃文物且意图走私者,将被判处终身监禁并处罚金 100 万至 500 万埃镑(约合 14.8 万至 73.8 万元人民币);损毁或污损文物者,最高可判处 7 年监禁并处罚金最高 100 万埃镑。此次涉案人员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但对于那只已经消失的法老金手镯而言,一切都为时已晚。
这起埃及法老金手镯被盗熔毁事件,不仅是埃及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更是全人类文明的伤痛。它提醒着我们,在面对珍贵文物和历史遗产时,必须加强保护力度,完善安保措施,提高人员素质,从各个层面杜绝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那些承载着人类历史记忆的瑰宝得以完好地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也能领略到古代文明的璀璨光芒。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