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与 “老掉牙”:口腔健康的关键知识点

在口腔健康的领域里,智齿是否需要拔除以及如何避免 “老掉牙” 是许多人关心的重要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日常的咀嚼功能和口腔舒适度,更与整体的身体健康紧密相连。

智齿,拔还是不拔?

智齿,学名第三磨牙,通常在 18 岁后开始萌出。它的出现因人而异,有的人四颗智齿齐全,而有的人则只长一两颗,甚至完全不长。智齿位于牙槽骨深处,萌出时间较晚,常常因生长空间不足,导致萌出位置和方向异常。数据显示,在我国 16-25 岁人群中,智齿萌出率为 55%,在萌出智齿中,阻生和错位约占 44%,约有 35% 的智齿终生未萌出。

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周炼指出,阻生的智齿被牙齿、骨头或软组织阻挡,无法正常长到口腔内,且经常长歪,会造成诸多额外损害。例如,智齿向前面倒数第二颗牙的颈部歪斜,容易使第二磨牙的远中颈部出现龋齿。此外,牙龈性感染若未得到控制,会衍生出间隙感染,甚至口底蜂窝组织炎,严重时肿胀压迫上气道可导致窒息。因此,阻生智齿通常建议拔除。

但并非所有智齿都要拔除。如果智齿萌出位置正常,上下智齿生长位置和方向正常,有足够的空间,且没有蛀牙和牙龈炎等问题,同时存在正常对合的智齿,能够正常行使咀嚼功能,这类智齿是可以保留的。简单来说,只有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的智齿才需要拔除。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认为拔智齿可以瘦脸,这其实是误解。脸型主要由下颌骨和咬肌大小决定,智齿生长在牙槽骨上,拔除智齿不会引起下颌骨和咬肌的形态改变。对于反复发炎或长歪的智齿,医生通常会建议在消炎后拔除;而正常生长的智齿,则无需拔除。

揭秘 “老掉牙”,预防有方

过去,很多人认为人老了掉牙是自然现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老掉牙” 主要是由牙周病所致,牙龈出血、牙龈退缩等都是牙周病的早期症状。牙周病主要由口腔细菌引起,细菌以牙菌斑的形式附着在牙齿表面,引发牙龈炎。若长期不清理,炎症会向深层蔓延,破坏牙槽骨,导致牙齿失去支撑。

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周炼表示,牙龈炎最常见的表现为刷牙时出血、吃硬东西时出血,甚至有人睡一觉后,早上吐口水发现有血,这些都可能是牙龈炎的症状。若牙龈炎未得到重视,会进一步发展为牙周炎。

为了避免 “老掉牙”,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至关重要。“牙刷 + 牙线” 的组合可清除 80% 的牙菌斑。老年人应选用软毛牙刷,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 3 分钟。同时,洗牙不仅能清洁牙齿,还是一次完善的口腔全面检查,建议定期洗牙。在饮食方面,应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坚果、绿叶蔬菜等,少吃高糖、高酸的食物,以保护牙釉质。此外,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也非常重要,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口腔问题。

智齿的去留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而避免 “老掉牙” 则需要从日常口腔护理、饮食习惯和定期检查等多方面入手。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口腔健康,拥有一口健康的牙齿,享受美好的生活。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