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与糖尿病相伴 25 年的 “老糖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曾因血糖波动而焦虑,也尝试过各种控糖方式,走了不少弯路。但经过反复摸索与实践,我总结出了 8 个切实有效的控糖方法。身边不少糖友采用这些方法后,血糖很快得到了明显改善。今天,我想把这些宝贵经验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更多糖友摆脱血糖不稳的困扰,拥抱更健康的生活。
看血糖调饮食,把好控糖第一关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餐桌上,我始终保持高度自律,对于能吃什么、吃多少,心中有一本清晰的 “账”,绝不多吃一口。因为我深知,一旦放开食欲,接下来 2-3 天的血糖都会处于不稳定状态,这种 “得不偿失” 的后果,我早已经历过多次。
很多糖友都有控制不住食欲的时候,我也不例外。每当感觉食欲苗头要 “失控” 时,我就会立刻测血糖。如果血糖偏高,那强烈的控糖意识会让我瞬间 “饱” 了,再也没有想吃东西的欲望;要是血糖正常,我也只会适当吃一点,解解馋就好,绝不贪多。这种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的方式,让我的血糖在饮食这一关键环节得到了有效把控,避免了因盲目进食导致的血糖波动。
明确忌口食物,选对主食很重要
在饮食控制中,明确哪些食物该忌口,哪些食物适合吃,同样至关重要。经过多年实践,我总结出了三类必须严格控制或避免的食物。
第一类是黏腻的主食,像年糕、糍粑、驴打滚等。这类食物升血糖速度非常快,往往吃下去没多久,血糖就会飙升,对血糖稳定极为不利,所以我几乎从不碰。第二类是添加了大量油脂的主食,比如手撕饼、烧饼、油饼等。它们不仅能量高,还容易导致血脂升高,而血脂异常又会反过来影响血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也会尽量少吃或不吃。第三类则是甜的糕点,这些精细加工的食物,价格不低,但营养价值却很一般,还含有大量糖分,会直接导致血糖升高,自然也在我的忌口清单里。
在选择主食方面,我也有自己的小技巧。我会把一半以上的主食换成不加油和糖的全谷杂粮,像燕麦、糙米、玉米、藜麦、芸豆等都是我的常用选择。全谷杂粮富含膳食纤维,能有效降低主食的升糖速度,对控制餐后血糖帮助很大。要是某一餐实在想吃白米饭或白馒头,我就会减少 1/3 的食用量,同时多吃蔬菜来增强饱腹感,避免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
每天足量绿叶菜,菌藻食物不可少
蔬菜在控糖饮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绿叶蔬菜。我每天都会保证至少半斤绿叶蔬菜的摄入,青菜、芹菜、菠菜、韭菜、白菜、卷心菜、米苋、鸡毛菜等都是我餐桌上的常客。绿叶蔬菜富含膳食纤维,不仅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还能延缓食物中糖分的吸收,帮助控制餐后血糖。
除了绿叶蔬菜,菌藻类食物也是我每天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海带、紫菜、黑木耳、蘑菇、香菇、金针菇等,我每天都会吃 50 克左右。菌藻类食物同样富含膳食纤维,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既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又能进一步辅助控制血糖,对身体健康益处多多。
蛋白质适量摄入,营养均衡促控糖
很多糖友担心摄入蛋白质会影响血糖或增加肾脏负担,从而刻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如果长期不吃或少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会导致身体营养缺乏,反而不利于血糖和血压的控制。
在蛋白质摄入方面,我有着严格且科学的规划。每天我会吃一个鸡蛋,喝 300 毫升牛奶或酸奶,摄入 50-100 克豆制品,以及 2 两瘦肉或鱼肉,偶尔也会吃点海参来补充营养。但同时我也清楚,蛋白质虽好,却不能过量摄入。过量蛋白质不仅会给肾脏带来额外负担,还可能影响血糖稳定,所以把握好 “适量” 这个度至关重要。
合理安排加餐,平稳血糖补营养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加餐是平稳血糖、补充营养的好方法。我每餐都会吃到七八分饱,避免因过度饥饿导致下一餐暴饮暴食,同时每天会安排 2 次加餐。这样做不仅能有效平稳两餐之间的血糖,防止血糖过低或过高,还能丰富食物种类,为身体补充更多营养。
在选择加餐食物时,我会严格控制能量摄入,确保每次加餐的能量不超过 150 千卡。日常加餐,我通常会选择 7 个扁桃仁、2 个核桃、1 杯酸奶,或者拳头大小的低糖水果,像草莓、牛油果、国光苹果、柚子、梨、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物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不会对血糖造成太大影响,让我在控糖的同时,也能享受美食的乐趣。
控制吃饭速度,健康饮食习惯很关键
吃饭速度看似是小事,实则对血糖控制有着不小的影响。我之前吃饭速度很快,往往十几分钟就结束一顿饭,结果导致餐后血糖经常偏高。后来我意识到问题所在,开始刻意放慢吃饭速度,现在一般 20-30 分钟才能吃完一顿饭。
我还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吃饭顺序:先吃蔬菜,再吃饭,每吃两口菜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再吃一口饭,并且保证菜的量比饭多。这样的吃饭顺序能让蔬菜和蛋白质先在胃里停留,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帮助控制餐后血糖。另外,无论做什么菜,我都会坚持少放油,减少油脂摄入,这不仅有利于血糖控制,对心血管健康也十分有益。当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丰富起来,自然也能放慢吃饭速度,让我更好地享受每一餐。
晚餐后坚持运动,助力血糖稳定
运动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运动能有效降低血糖,增强身体免疫力。我深知运动的重要性,所以每天忙碌完后,都会在晚餐后进行 45 分钟左右的运动,365 天,几乎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我通常会选择快走这种运动方式,走到身体微微出汗的程度就可以了。快走不仅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场地和器材,还能有效消耗身体多余的热量,帮助降低餐后血糖。除了快走,为了增强身体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代谢水平,我每周还会做 3 次抗阻力运动,像举哑铃、做俯卧撑等。坚持运动让我的血糖控制得更加稳定,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好。
保证充足睡眠,良好作息助控糖
很多糖友都忽视了睡眠对血糖的影响,其实睡眠质量与血糖控制息息相关。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我发现每天保证 6-8 小时的睡眠时间最为适宜。如果睡眠时间少于 6 小时,身体会处于疲劳状态,内分泌系统容易紊乱,导致血糖升高;而睡眠时间超过 8 小时,也可能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同样对血糖控制不利。
除了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我每天都会让自己乐乐呵呵的,遇到事情不往心里搁,学会释放压力。良好的情绪能避免因精神紧张导致的血糖波动,对血糖控制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25 年的控糖之路,让我深刻体会到,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从饮食、运动、睡眠、心态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就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为更多糖友提供帮助,让我们一起携手,科学控糖,拥抱健康生活!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