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书房的灯还亮着。我轻轻推开门,看到儿子正趴在书桌前,手机屏幕亮着,作业本却几乎空白。他听到动静,慌忙把手机藏到抽屉里,眼神躲闪,像做错事的小猫。这一幕,让我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曾经那个追着我问 “妈妈,星星为什么会发光” 的好奇小孩,那个拿着满分试卷蹦蹦跳跳向我炫耀的阳光少年,如今怎么就成了这般模样 —— 对学习提不起劲,对生活毫无热情,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手机和游戏,仿佛什么都无法吸引他。

我曾以为,只要给儿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督促他好好学习,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成长为优秀的人。可现实却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亲手把儿子 “养废” 了,直到他彻底陷入 “躺平” 的泥潭,我才猛然醒悟:内心缺乏 “能量” 的孩子,就像没有燃料的汽车,即便前路坦荡,也永远无法主动向前奔跑。
孩子 “躺平” 的背后,是内心能量的彻底枯竭
儿子的 “躺平” 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起初,只是作业拖延,今天的任务拖到明天,明天的任务又拖到后天,我以为只是他贪玩,没放在心上,只想着多催促几句就好。可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
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从班级前十掉到中下游,老师找我谈话的次数越来越多;生活里,他更是彻底 “摆烂”,房间乱得像垃圾堆,衣服袜子随手扔,喊他收拾,他要么假装没听见,要么不耐烦地说 “等会儿”,可这个 “等会儿” 永远没有尽头;甚至周末约他去公园散步,他都宁愿窝在沙发上打游戏,说 “出去太麻烦,没意思”。
我试过苦口婆心地劝说,从学习的重要性讲到未来的规划,可他要么左耳进右耳出,要么干脆捂上耳朵;我也试过大发雷霆,把他的游戏账号注销,把手机没收,可他就像被抽走灵魂的木偶,不吵不闹,也不学习,只是呆呆地坐在那里,眼神空洞。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儿子不是叛逆,也不是懒惰,而是他内心的能量已经被耗尽了,他连 “努力” 的力气都没有了。
深挖根源:这 3 个 “隐形杀手”,正在悄悄偷走孩子的能量
看着儿子死气沉沉的样子,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翻阅了大量的育儿书籍,咨询了教育专家,才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亲手制造了 3 个 “隐形杀手”,一点点偷走了儿子内心的能量。
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了 “试错” 的勇气
从小到大,我都把儿子当成 “掌上明珠”,舍不得让他受一点委屈,受一点挫折。过马路时,我会紧紧牵着他的手,生怕他被车碰到;吃饭时,我会把鱼刺仔细挑干净,再把饭菜端到他面前;甚至他和小朋友吵架,我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去替他 “撑腰”。
我以为这是对他好,却没想到,这种过度保护,让他失去了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上初中时,他第一次住校,因为不会叠被子、不会洗衣服,被同学嘲笑,回来哭着跟我说想走读;学习上遇到难题,他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思考,而是问我 “妈妈,这道题怎么做”,如果我不告诉他,他就会放弃,再也不碰那道题。
久而久之,他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依赖我,不敢尝试新事物,因为他害怕犯错,害怕失败。内心的 “勇气能量” 被一点点消磨,最终变得不敢面对挑战,只能选择 “躺平” 来逃避现实。
过高期望:让孩子陷入 “我永远不够好” 的自我否定
我一直对儿子寄予厚望,总觉得他聪明,应该比别人更优秀。从他上小学开始,我就给他报了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语文、数学、英语、钢琴、绘画…… 周末别的孩子在玩耍,他却要奔波在各个培训班之间。
每次考试,我都会给他定一个目标,如果他达不到,我就会忍不住批评他:“你怎么这么没用?隔壁小明这次又考了第一名,你怎么就不能向他学学?”“我花了这么多钱给你报班,你就拿这点成绩回报我?”
我以为这些话能激励他,却没想到,这些话像一把把尖刀,刺向他的内心。他开始觉得自己很笨,很没用,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我的要求,都比不上别人。内心的 “自信能量” 被不断打击,最终他陷入了 “我永远不够好” 的自我否定中,觉得努力也没用,不如干脆放弃。
缺乏鼓励:让孩子失去了 “被认可” 的快乐
在我的观念里,“挫折教育” 很重要,不能让孩子太骄傲,所以我总是吝啬自己的赞美和鼓励。即便他取得了好成绩,我也只会说 “这次考得还不错,下次继续努力,不要骄傲”;他第一次独立完成一幅画,兴奋地拿给我看,我却只看到了画中的缺点:“这里颜色涂得不均匀,那里线条画得不好,还得再练。”
我以为这样能让他保持清醒,却没想到,孩子的成长需要肯定和认可,就像植物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每次他努力后,都希望能得到我的表扬,可每次得到的都是批评和挑剔。渐渐地,他不再愿意分享自己的成果,不再愿意努力,因为他觉得,就算努力了,也得不到认可,也不会快乐。内心的 “动力能量” 被慢慢耗尽,最终他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变得麻木、冷漠。
5 个实用方法,帮孩子补足内心能量,重新唤醒努力的动力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我开始尝试改变。我不再一味地指责、批评儿子,而是用更温和、更科学的方式,一点点帮他补足内心的能量。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儿子终于慢慢找回了曾经的活力,开始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生活,看到他的变化,我既欣慰又庆幸。
学会 “放手”:让孩子在 “试错” 中积累勇气能量
我开始有意识地让儿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 “放手”,让他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周末的时候,我会让他负责买菜、做饭,一开始他很慌乱,买错菜、把菜炒糊是常有的事,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教他怎么挑选新鲜的蔬菜,怎么控制火候。
有一次,他炒菜时不小心被油溅到了手,疼得哭了起来,我心疼地帮他处理伤口,问他要不要放弃,他却摇摇头说:“妈妈,我再试一次,这次我会小心的。” 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知道,他内心的勇气正在一点点回归。
现在,儿子不仅能熟练地做几道家常菜,还能自己规划学习时间,遇到难题也会主动查阅资料,尝试自己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积累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找回了面对挑战的勇气,内心的 “勇气能量” 越来越充足。
调整期望:让孩子在 “进步” 中重建自信能量
我不再拿儿子和别人比较,而是关注他自身的进步。每次考试后,我会和他一起分析试卷,找出他进步的地方,哪怕只是一道题做对了,一个知识点掌握了,我都会及时表扬他:“这次这道数学题,你之前一直不会,现在居然做对了,说明你这段时间很努力,妈妈为你开心!”
平时,我也会多关注他的兴趣爱好,他喜欢打篮球,之前我觉得打篮球耽误学习,一直反对,现在我会鼓励他去打,还会去看他比赛。有一次,他所在的球队赢得了比赛,他兴奋地跑过来抱我,我笑着对他说:“你在球场上真的太帅了,妈妈为你骄傲!”
慢慢地,儿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说话也越来越有底气,他开始相信自己,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差。内心的 “自信能量” 被重新点燃,他也愿意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了。
多给鼓励:让孩子在 “认可” 中积攒动力能量
我开始学会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儿子,无论是他取得成功,还是遇到困难,我都会给予他支持和肯定。当他遇到难题想要放弃时,我会对他说:“妈妈知道这道题很难,但是妈妈相信你,只要再坚持一下,再思考一下,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的,加油!”
当他取得小小的成功时,我会真诚地赞美他:“你真的太厉害了,居然做到了!妈妈为你感到骄傲,你的努力没有白费!” 有一次,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数学成绩从 60 分提高到了 80 分,我特意做了他最喜欢的菜,还给他买了他一直想要的篮球,对他说:“你看,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取得进步,妈妈就知道你可以的!”
在我的鼓励和支持下,儿子越来越愿意努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努力会被看到,会被认可,这种 “被认可” 的快乐,让他内心的 “动力能量” 越来越充足。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注入 “榜样能量”
我意识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儿子。之前我总是抱怨工作累,回家后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却要求儿子努力学习,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于是,我开始改变自己。我重新拾起了自己的爱好 —— 读书,每天晚上,我会和儿子一起坐在书房里,他写作业,我看书;周末的时候,我会去参加瑜伽班,锻炼身体,也会带着儿子一起去爬山、跑步;工作中遇到困难,我不再抱怨,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还会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儿子,告诉他:“遇到困难不可怕,只要我们不放弃,努力去解决,就一定能克服它。”
渐渐地,儿子受到了我的影响,他开始主动读书,主动去运动,遇到问题也不再逃避,而是积极面对。他说:“妈妈,我觉得你现在好棒,我也要像你一样,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看到儿子的变化,我知道,我用自己的行动,为他注入了满满的 “榜样能量”。
培养兴趣:让孩子在 “热爱” 中激发 “内在能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孩子内在能量的关键。我开始关注儿子的兴趣爱好,发现他对编程很感兴趣,平时喜欢看一些编程相关的视频,还会自己尝试做一些简单的小程序。
于是,我支持他报了编程兴趣班,还给他买了相关的书籍和工具。每次他做编程项目时,都特别专注,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遇到问题也会主动查阅资料,和老师、同学交流。有一次,他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一个小游戏,兴奋地拿给我玩,看着他骄傲的样子,我知道,他在编程中找到了快乐,找到了成就感。
现在,儿子不仅在编程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把这份对编程的热爱,迁移到了学习上。他说:“学习就像编程一样,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一步步去做,就能取得好结果。” 兴趣激发了他内心的 “内在能量”,让他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努力。
写在最后:孩子的成长,是一场 “能量补给” 的旅程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内心的能量,就是支撑他们跑下去的动力。如果我们只看重结果,一味地催促、指责孩子,忽略了他们内心的能量需求,那么就算孩子暂时取得了好成绩,最终也会因为能量耗尽而选择放弃。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做孩子的 “指挥官”,而是做孩子的 “能量补给站”。当孩子内心能量不足时,我们要及时用爱、鼓励、信任去滋养他们,帮他们补足能量;当孩子遇到挫折时,我们要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给他们勇气和力量。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去唤醒他们内心的能量,他们就会像被点燃的火炬,主动发光发热,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向前奔跑,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