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对永生的不懈追求中,身体内的肝脏却默默拥有着令人惊叹的再生甚至永生潜力。2025 年 8 月的研究表明,即便肝脏被切除 75%,许多小动物仅需 3 周便能恢复如初,而人类也只需 4 个月,其功能即可恢复。肝脏的再生和修复能力主要依赖两套机制:一是肝细胞本身具备强大的分裂能力,一旦受损,能迅速复制以填补缺口;二是肝脏中存在少量肝干细胞,在遭受严重损伤时,可分化为新的肝细胞。相比之下,心脏和大脑等器官的细胞几乎不会分裂,损伤后往往只能留下疤痕。
然而,即便肝脏拥有如此强大的再生修复能力,生活中仍存在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可能严重损害其 “超能力”。其中,姜黄素这种被许多人视为补养圣品的物质,实则是一个隐秘的伤肝元凶。2023 年的研究显示,在美国,过量服用姜黄素导致肝损伤的情况日益严峻。同年,澳大利亚的研究也指出,截至 2023 年 6 月 29 日,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登记册(ARTG)已收到 18 起因过量服用姜黄补充剂而引发肝损伤的报告。意大利和法国也有相关事件的报道。
姜黄素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健康的补品,且诸多权威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等功效,为何却会成为伤肝的凶手呢?研究表明,主要原因在于食用量过大,或与增加姜黄素生物利用率的食物搭配食用。过量服用姜黄素,很可能在 1 – 4 个月后导致肝细胞出现损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姜黄素的摄取量应控制在 200 毫克以内。若认为姜黄素健康就大量食用,比如每天食用 10 克以上,就极易引发肝损伤。此外,若在服用姜黄素补充剂时搭配黑胡椒,20 毫克的黑胡椒会使姜黄素的生物利用率提高 20 倍,过高的生物利用率也可能造成肝损伤。
既然了解了生活中隐藏的伤肝因素,那么是否存在一些食物能够增强肝脏的再生修复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一种食物和一种饮品就具有这样的功效。
起源于中国西藏的防弹咖啡,便是能够增强肝脏再生修复能力的饮品。其创始人原本是一位事业有成但健康状况不佳的硅谷精英,为改善自身健康前往中国西藏探寻健康密码。在爬山途中,他品尝到藏民的传统饮品酥油茶后,感觉神清气爽。回到家后,他对酥油茶念念不忘,经过改良制作出了防弹咖啡。防弹咖啡不仅帮助他成功减重 45 公斤,还能增强肝脏的再生修复能力。其奥秘在于,饮用一杯防弹咖啡 2 小时后,血液中的 β – 羟基丁酸浓度会增加 300%。研究指出,注射 β – 羟基丁酸后的小鼠,肝脏重量比对照组增加 30%。
防弹咖啡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准备现磨咖啡豆、无盐草饲奶油、椰子油。首先,用 2.5 勺新鲜研磨的咖啡豆,用过滤水冲泡 1 杯(150 – 200ml)咖啡,也可使用滤挂式咖啡;接着,加入约 15 毫升的椰子油;再加入 15 – 30 毫升的无盐草饲奶油;最后,放入果汁机搅打 30 秒左右,直至呈现出泡沫状的拿铁外观,即可饮用。初次饮用时,可以少放油,之后再根据自身情况慢慢增加,以免因过量摄入导致腹泻。
对于不喜欢咖啡或觉得防弹咖啡过于油腻的人来说,还有一类食物也能增强肝脏的再生修复能力,那就是能够激活线粒体的食物。例如,在肝脏切除术后,肝脏线粒体的密度会增加 40%,增多的线粒体可使肝脏的能量产出增加,为肝细胞的快速分裂提供充足能量。令人惊奇的是,不仅食用这类食物能激活线粒体,仅仅观看美食都可能产生这样的效果。2024 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证实,当我们看到美食的瞬间,下丘脑内一组表达促黑皮质素的神经细胞会在几秒钟内迅速被激活,随后这些神经元会向肝脏发送准备信号,使肝细胞内的线粒体在短短几分钟内改变形态,进入工作状态。
草莓就是这类看和吃都能激活线粒体的食物。草莓富含尿石素 A,能够激活线粒体的自噬能力和再循环能力。此外,草莓的香气由超过 360 种挥发物组成,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同样具有激活线粒体的作用。不仅如此,激活线粒体还具备防癌、抗衰的效果。《凤凰名医说》邀请到多位权威专家,带来了一套详细的激活线粒体抗衰、防癌的技巧,包括嗅觉刺激、运动、食物等方面,坚持下来,90 天内或可使衰老细胞减少 37%,60 天逆转大脑衰老。
在嗅觉刺激方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胡永生主任指出,神经干细胞存在于脑室下部,平时处于休眠状态,通过嗅觉刺激能够激活神经干细胞,使其转变为新的神经细胞,从而减缓大脑衰老、增强认知能力。2023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卧室添加特定香味,每天刺激嗅觉 2 小时,6 个月后认知能力可提高 226%。建议选择香薰或在床头摆放橙类水果,如橙子、佛手柑、陈皮等,其含有的挥发油既能激活神经细胞新生,又能发挥抗氧化作用。同时,神经领域嗅觉训练权威专家艾图格・阿尔通达格教授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嗅觉训练方案,分为初级和高级训练。初级嗅觉训练使用桉树、柠檬、丁香、玫瑰 4 种气味;高级嗅觉训练使用薄荷醇、百里香、橘子、茉莉花、绿茶、佛手柑、迷迭香、栀子花 8 种气味。训练时,交替闻到气味 10 秒,不同气味之间留出 10 秒间隔,每天训练两次,每次 5 分钟,建议在早上早餐前和晚上睡觉前进行。
在饮食方面,富含脂肪的鱼是北欧饮食中的 “顶梁柱”,而北欧饮食被证实能够增强线粒体功能,减少氧化应激对线粒体的损伤。北欧饮食注重新鲜、天然、地道,餐桌上常见深海鱼,其富含大量不饱和脂肪,是健康优质的脂肪来源。此外,北欧饮食更倾向于使用芥菜籽油,其中大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含量可达 60% 以上,能够优化线粒体膜的结构和流动性,提高线粒体产生能量的效率。为大家推荐一款芥菜籽油香煎三文鱼的食谱:准备三文鱼 1 块(约 200 克),蒜 2 瓣,芥菜籽油 2 汤匙,柠檬 1/2 个,黑胡椒碎 1/2 茶匙,盐 1/4 茶匙。将三文鱼洗净,用厨房纸巾擦干水分,两面均匀撒上盐和黑胡椒碎,腌制 15 分钟;热锅倒入芥菜籽油,油微微冒烟时放入三文鱼,用中小火煎制,待鱼皮金黄酥脆能轻松晃动时翻面,每面煎 3 – 4 分钟,煎鱼同时煸炒蒜末出香味,挤入柠檬汁;最后将煎好的三文鱼装盘,淋上锅中剩余的芥菜籽油和柠檬汁即可。
在运动方面,近年来流行的第 2 区训练(zone 2 training)被认为是提高线粒体功能的最佳运动。第 2 区训练包括健走、慢跑、骑自行车、骑动感单车、打乒乓球、打排球等轻松的有氧运动,其运动速度和强度适中,可充分运作线粒体的有氧呼吸,又不会启动无氧呼吸产生过多乳酸。持续在不产生乳酸的状态下运动,能够锻炼全身线粒体,提升产能,促进身体健康。而高强度运动占比过大,从长远看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为过度运动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肝脏的健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这些关于肝脏的知识,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才能更好地呵护肝脏,保持身体健康。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