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5 日晚,小米创始人雷军在 2025 年度演讲上的一番言论,不仅让小米全新车型 YU7 成为焦点,更意外地将理想汽车推上了舆论高地。当雷军在演讲中公开称赞理想 L9 的 “冰箱彩电大沙发” 设计,并向不考虑小米 YU7 的消费者推荐特斯拉 Model Y 与理想 i6 时,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看到了中国车企领军者之间难得的开放与包容。而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火速回应,更是将这场行业互动升华为一次关于良性竞合的生动实践,“67Y 一起加电” 的倡议,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雷军跨界点赞:打破行业壁垒的开放姿态
在传统行业认知中,同行之间往往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壁垒,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这样高速发展、竞争白热化的领域,企业间多是 “话不投机半句多”,更别提公开为竞争对手的产品 “站台”。但雷军在此次年度演讲中,却打破了这一常规认知。他在详细介绍小米精心打造的 YU7 车型之余,并没有对其他品牌的车型避而不谈,反而客观评价了理想 L9 的核心优势 ——“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一设计作为理想汽车针对家庭用户打造的核心卖点,一直以来备受市场认可,雷军的公开称赞,不仅体现了他对产品本身的尊重,更展现出一种超越竞争的行业格局。
更值得关注的是,雷军在演讲中明确表示,对于不考虑小米 YU7 的消费者,特斯拉 Model Y 和理想 i6 是值得推荐的选择。这一推荐并非随意之举,而是基于对不同车型定位和用户需求的精准判断。小米 YU7、特斯拉 Model Y、理想 i6 虽同属五座纯电 SUV 阵营,但各自的产品特性和目标用户群体存在差异。雷军的推荐,本质上是从用户需求出发,引导消费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适选择,而非单纯为自家产品 “拉客”。这种以用户为中心、跳出企业自身利益的开放姿态,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显得尤为可贵。
事实上,雷军的这种开放态度并非偶然。作为从科技行业跨界进入汽车领域的领军者,他深知行业生态共建的重要性。在小米造车的过程中,雷军始终强调 “拥抱变化、开放合作” 的理念,不仅与多家产业链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此次公开点赞理想车型,正是他这一理念的延伸,也为其他车企树立了榜样 —— 在竞争之外,行业更需要相互认可、相互促进的良性氛围。
李想火速回应:从感谢到倡议的行业担当
雷军的演讲结束后不久,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便通过社交平台做出回应,速度之快足以看出他对此次互动的重视。李想在回应中首先表达了对雷军的衷心感谢,感谢其对理想 L9 的赞美和对理想 i6 的推荐,言辞诚恳,尽显行业同仁间的尊重。随后,李想进一步升华了此次互动的意义,他强调 “小米 YU7、特斯拉 Model Y、理想 i6,都是极为优秀的五座纯电 SUV”,并提出了 “67Y 一起加电,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电动车” 的倡议。
“67Y” 这一简称的提出,极具巧思。其中 “6” 代表理想 i6,“7” 指代小米 YU7,“Y” 则对应特斯拉 Model Y,三者的组合不仅简洁易记,更巧妙地将三家分属不同阵营的车企联系在一起。李想的这一倡议,并非简单的 “抱团取暖”,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推动行业从 “零和博弈” 的恶性竞争转向 “共生共赢” 的良性竞合。在他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不应是某一家或某几家企业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所有优秀企业共同努力,通过相互竞争激发创新活力,通过相互合作推动行业整体进步,最终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李想的这种行业担当,与其过往的言论和行动一脉相承。早在上个月,李想在《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节目中谈及雷军进入造车领域时,就曾表示 “只有我和雷军能做超级产品”。这句话看似是对两人产品能力的自信,实则蕴含着他对同行的认可。同时,李想还公开提及,在理想汽车发展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雷军及其团队曾多次伸出援手。这种在竞争中保持互助的关系,打破了人们对 “同行是冤家” 的固有认知,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良性竞合的典型案例。
在此次回应中,李想再次强调了这种良性互动的重要性。他认为,竞争与合作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企业之间,通过竞争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推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通过合作则可以整合资源,共同应对行业挑战,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67Y 一起加电” 的倡议,正是这种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希望通过三家企业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车企加入到良性竞合的行列中来,共同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好生态。
“67Y” 联盟的行业意义: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新方向
雷军与李想的互动,以及 “67Y 一起加电” 倡议的提出,看似是一次偶然的行业事件,实则蕴含着深刻的行业意义。它不仅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者的格局和担当,更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从市场层面来看,“67Y” 联盟的形成,将有助于打破消费者对单一品牌的认知局限,引导消费者更加理性地看待不同品牌的产品。在过去,由于部分车企的过度营销和恶性竞争,消费者往往容易被片面的信息所误导,难以做出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选择。而 “67Y” 联盟的出现,通过领军者的公开推荐和认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客观、全面的产品信息,有助于消费者建立正确的购车观念,推动市场从 “感性消费” 向 “理性消费” 转变。同时,这种良性的市场氛围,也将促使更多车企将精力放在产品研发和服务提升上,而非过度的营销炒作,从而推动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从技术创新层面来看,“67Y” 联盟的良性竞合,将成为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小米、理想、特斯拉三家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各有所长。小米凭借其在科技领域的积累,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理想汽车则深耕家庭用户市场,在产品舒适性和实用性方面不断创新;特斯拉作为行业先行者,在电池技术、整车制造等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沉淀。三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促使彼此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技术难题,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虽然目前 “67Y” 联盟尚未涉及具体的技术合作,但这种良性的互动氛围,为未来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三家企业或许会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先进、便捷的出行体验。
从行业生态层面来看,“67Y” 联盟的出现,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树立良性竞合的标杆,带动整个行业生态的优化。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行业标准不统一、产业链协同不足、恶性竞争频发等。“67Y” 联盟的良性竞合模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它表明,优秀的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相互支持,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共赢的行业生态。这种模式一旦得到推广,将有助于整合行业资源,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推动行业标准的统一,从而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种强大的行业竞争力,将有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推动中国从 “汽车大国” 向 “汽车强国” 迈进。
以良性竞合书写中国新能源汽车新篇章
雷军与李想的互动,以及 “67Y 一起加电” 倡议的提出,无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瞬间。它打破了行业的竞争壁垒,展现了领军者的格局与担当,更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场关于良性竞合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成熟与进步,也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广阔前景。
未来,随着 “67Y” 联盟示范效应的不断显现,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车企加入到良性竞合的行列中来。它们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竞争中成长,在合作中共赢,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的良性生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必将不断推出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仅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也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书写属于中国的精彩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