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始于搜索框的革命:从 “找商品” 到 “懂需求”

“国庆带全家去徒步,需要能装露营装备、防水耐磨的背包,最好轻便点适合女生背。” 当北京用户李女士在京东 APP 16.0 的 “爱购” 入口输入这段描述时,屏幕瞬间跳出三款匹配商品 —— 而非传统搜索页动辄数百条的杂乱列表。更令人意外的是,系统主动追问:“是否需要带独立鞋仓设计?推荐搭配儿童便携水壶,需一起查看吗?”

这种堪比线下金牌导购的交互体验,正是京东 10 月即将上线的 APP 16.0 版本的核心突破。在 2025 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CEO 许冉将其定义为 “零售 AI 战略的里程碑”:“我们用两年时间完成从技术探索到场景落地的跨越,‘爱购’功能让 AI 从实验室走进十亿用户的购物车。”

传统电商的关键词搜索逻辑正遭遇根本性挑战。京东零售 AI 负责人张科做过一组对比实验:用户寻找 “敏感肌保湿面霜” 时,传统系统平均返回 237 个结果,用户需手动筛选肤质适配性、成分安全性等 6 个维度;而 “爱购” 通过自然语言解析,直接推送 3-5 款精准匹配商品,决策效率提升 3 倍。这种差异的本质,是 “信息匹配” 与 “决策辅助” 的代际鸿沟 —— 前者像按索引找书,后者则是懂你的阅读顾问。

双脑驱动的技术内核:JoyAI 大模型的 “快慢思考” 艺术

“爱购” 功能的颠覆性体验,源于京东自主研发的 JoyAI 大模型家族构建的技术底座。这套被业内称为 “快慢思考” 的双模型架构,正在重新定义电商 AI 的能力边界。

负责 “快速响应” 的语义可控生成式推荐模型 OxygenRec,如同 AI 的 “直觉系统”。它基于 3B 参数的轻量化模型打造,能在 0.3 秒内完成用户需求的初步解析与商品匹配。其核心优势在于对 2000 万种商品属性的精准掌握,从冲锋衣的防水等级到面霜的香精成分,均能实现毫秒级特征匹配。而承担 “深度推理” 的电商多模态理解大模型 OxygenVLM,则是 AI 的 “分析系统”,依托 750B 参数的千亿级模型,融合文本、图像、用户行为等多维度数据,构建起类似人类的 “思维链”。

在内部测试中,这套架构创造了惊人数据:商品推荐准确率提升 40%,长尾商品曝光量增长 200%,尤其在 “节日场景组合购” 等复杂需求中表现突出。当用户输入 “给刚上大学的男生选生日礼物”,OxygenVLM 会自动关联 “18-22 岁男性”“宿舍场景”“性价比” 等隐性需求,推荐无线耳机、便携洗衣机等组合方案,而非简单罗列商品。

这种技术突破背后,是京东大模型战略的持续进化。从两年前提出 “大模型价值 = 算法 × 算力 × 数据 × 产业厚度 ²”,到如今迭代为 “模型 × 体验 × 产业厚度 ²”,“体验” 的加入标志着技术导向向用户价值的根本转变。JoyAI 大模型在权威评测榜单 rbench0924 上以 76.3 分位列全球第二、中国第一,为 “爱购” 功能提供了坚实的性能支撑。

重构零售生态:从 C 端体验到 B 端效率的双向革命

京东 APP 16.0 的升级绝非单一功能的优化,而是 “AI 重构供应链” 战略的关键落子,形成了 C 端体验与 B 端效率的双向赋能闭环。

在 C 端,“爱购” 功能正在打破购物的场景边界。它不仅能理解 “找商品” 的需求,更能响应 “解决问题” 的诉求。比如用户输入 “厨房漏水应急处理”,系统会同时推荐防水胶带、管道修补剂等商品,并附上操作教程视频;而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 的查询,则会联动京东健康的 AI 诊疗能力,推荐退热贴的同时提供专业护理建议。这种跨场景服务能力,源于 JoyAI 大模型对零售、健康、物流等十余领域数据的深度融合。

对 B 端商家而言,“爱购” 功能带来的是供应链效率的革命。依托 Oxygen Forecaster 时序大模型,京东能将销量预测准确率提升 10% 以上,帮助商家优化选品与库存。某户外品牌负责人透露,通过 “爱购” 的需求解析数据,他们提前三个月推出带鞋仓的徒步背包,上市即成为爆款,库存周转效率提升 40%。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中小商家无需投入技术成本,就能通过京东开放的 JoyAgent 智能体平台,获得与大品牌同等的 AI 推荐能力 —— 目前已有超百万商家接入该生态。

这种生态重构的野心在京东的长期规划中愈发清晰。许冉在大会上宣布:“未来三年持续投入,带动形成万亿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 除了 “爱购” 功能,京东同步推出的万能数字人助手 “他她它”、附身智能平台 JoyInside 2.0,正在构建 “超级入口 – 数字助手 – 硬件中枢” 的立体服务网络。当用户在 APP 上与 “爱购” 交互的偏好,能同步到搭载 JoyInside 的智能音箱、机器人等硬件设备,一个全场景的智能生活服务生态已初具雏形。

行业变局:AI 购物的真实挑战与未来图景

“爱购” 功能的推出,无疑将激化电商行业的 AI 军备竞赛。但相较于技术参数的比拼,用户体验的细节与数据安全的保障,或许才是决胜关键。

京东在交互设计上暗藏巧思:“爱购” 的追问频率被严格控制在 3 次以内,避免过度打扰;用户可随时切换回传统搜索模式,兼顾习惯差异。更重要的是数据安全机制 —— 所有交互数据仅用于优化推荐模型,且采用联邦学习技术实现 “数据可用不可见”,打消用户隐私顾虑。

展望未来,“爱购” 功能的进化路径已然清晰。技术团队透露,后续版本将加入 AR 试穿、智能比价等功能,结合数字人技术实现 “虚拟导购一对一服务”。而随着 JoyAI 大模型多模态能力的提升,用户甚至可以上传一张穿搭照片,系统就能自动推荐同款或相似风格商品,真正实现 “所见即所得” 的购物体验。

从亚马逊的智能推荐到阿里的虚拟导购,电商行业从未停止对效率的追求。但京东 APP 16.0 的突破在于,它首次将 AI 从 “工具” 升级为 “伙伴”,通过理解 “为什么买” 重构了商品与人的连接方式。当 “爱购” 功能在 10 月正式上线,十亿用户的购物习惯或将被彻底改写 —— 这不仅是京东的战略里程碑,更是中国零售迈向 AI 原生时代的重要标志。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